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以一敵三的郗超,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楚廟寒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人正發(fā)愁,外面?zhèn)鱽硗▓?,郗超到訪。
主人謝安笑著說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沒想到我們又對上了郗嘉賓?!?
其他兩人則是報以苦笑,顯然是對郗超的難纏還記憶猶新。
進門之后,郗超向三人行禮,“好久不見,諸公一向可好?”
謝安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嘆了口氣,“本來還不錯的,可桓元子去世,就有些不好,你這一來,就更不好了?!?
郗超怪道:“謝公這話我就不懂了,諸位向來忌憚桓公,如今他去世了,你們不是該高興嗎?至于我,就一個送信的,如何惹得謝公不好了?”
謝安抬手示意郗超入座,感嘆道:“故人凋零,如何高興得起來,嘉賓遠來,不也是為了給他送行嗎?”
王坦之接口道:“嘉賓不要妄自菲薄了,你從河北來,怎么會是個送信的?范陽盧氏的血跡想必都還沒干。”
“那是盧家自取滅亡,怪得了誰,”郗超淡然道:“公然行刺郡公,對抗官府,只誅一族已是手下留情了?!?
王彪之說道:“叔平剛剛收復(fù)河北,便大肆屠戮,就不擔心激起民憤嗎?”
郗超差點笑出聲,“盧家死有余辜,百姓們還因為盧家的垮臺和其他世家的后續(xù)配合,分得了不少田地,有什么好憤恨的?!?
謝安不禁問道:“你這么說,難道王叔平還要再殺嗎?”
郗超答道:“只要他們?nèi)鐚嵣蠄筇锂a(chǎn)和人口,按時繳納賦稅和服役,就不會有事。”
王凝之的這一招其實已經(jīng)是妥協(xié)之舉,他更想將土地收回,從而實施均田制,但上一個這么做的人叫王莽,他的下場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王凝之在河北選擇了折中的法子,就是光武帝劉秀施行過的度田令,丈量土地,核實人口戶籍,作為納稅和服役的依據(jù)。
其實就是承認世家大族所占的土地,但不許瞞報田產(chǎn),不許藏匿人口,以此來削弱世家,增加納稅土地和服役人口,增強國家實力。
可就算是這樣柔和的手段,劉秀當年也沒少殺,甚至還激起了民變。
在座的都通曉這段歷史,所以王坦之說道:“王叔平在司州實施均田,在冀州實施度田,朝廷推行的卻是占田,何其混亂!”
“都是權(quán)宜之計,”郗超解釋道:“司州地廣人稀,土地無主,所以用均田,再配合府兵來招募軍隊,冀州地多人多,但世家瞞報隱匿的問題嚴重,所以用度田?!?
“至于朝廷的占田,早就名存實亡,一來百姓根本占不到那么多土地,二來官吏占地大多超出品級所限,朝廷也不追究?!?
按晉國的土地政策,百姓最多可占地七十畝,按五十畝納稅,但問題是不管你有沒有占到這么多地,都得按這個數(shù)交稅;
官員這邊,一品官有權(quán)占地五十頃,然后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可占地十頃,一頃為一百畝,這還沒算蔭親屬、蔭佃客、蔭門客那些,全是不用交稅和服役的。
看起來是有限制,但其實朝廷并不嚴查,也不懲處,法令完全就是一紙空文,世家所占田產(chǎn)都遠遠超出這個數(shù)。
朝廷的情況,三人都清楚不過,所以不在這個問題上再做探討。
謝安問道:“王叔平以求穩(wěn)為由,支持桓幼子接任揚州刺史,這是不是太牽強了些?”
“桓公勞苦功高,剛剛?cè)ナ溃⒕鸵獎儕Z桓家的揚州,豈不令天下人寒心?”郗超正色道:“叔平的這項提議,也是為了保全諸位的故友之情?!?
王坦之說道:“不然,爵位可承襲,官位卻不是,桓公離世,大家都很悲痛,但這不是將禁軍和揚州交給桓幼子的理由?!?
郗超冷笑兩聲,“冠冕堂皇的話就不必說了,朝廷可以不給,但我們會為桓家爭取?!?
謝安一拍腦門,“果然如此,你們就不能消停下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楚廟寒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廟寒鴉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