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6章 北方局勢,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楚廟寒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日子一久,這個邏輯就有點問題了,前燕憑什么否定后趙呢?
因為石家人殘暴,還是因為后趙是胡人政權(quán)?
前者有些沒道理,后者則威脅到自身的合理性,所以在慕容恪執(zhí)政時期,前燕改為繼承石趙的法統(tǒng)。
王凝之對這些五行德運和正朔之說并不感冒,但南渡的晉國因為世人的這些觀念而獲得喘息之機,卻是事實。
幾天之后,慕容楷回信,表示愿意與王凝之合作,在呂光率軍離開后,雙方一起進攻平城。
王凝之將這件事交給沈勁,讓他帶兩萬人進駐飛狐口,隨時準備西進。
呂光在平城的行動,自然是得到了長安的首肯,既然攻打太行山和燕山的關(guān)隘失敗,那就退而求其次,先把代國和涼國滅了,增強實力。
所以在渡河的兵力達到十萬,鄧羌也前來相助后,秦軍大部隊離開平城,向北邊的陰山進發(fā),追擊北逃的拓跋什翼犍。
慕容楷探得消息后,立馬通知了沈勁,兩人火速出兵,直奔平城。
王凝之則返回了涿郡,坐鎮(zhèn)幽州刺史府,等著前線的消息。
奪取河北后,他計劃減少親自出征,將戰(zhàn)事交給手下的將領(lǐng),自己的工作重心轉(zhuǎn)向內(nèi)政。
幽州和冀州都是相對和平的收復,所以對百姓的影響并不大。
對于王凝之而言,好消息是人口都還在,土地也沒荒蕪,壞消息則是人口、土地很大一部分掌握在鮮卑貴族和關(guān)東士族手上。
北上之前,王凝之與郗超商議過,測量土地是第一步。
燕國已經(jīng)亡了,這幫人的特權(quán)自然沒了,土地多,那起碼得多納稅吧?
若是他們不服,抗拒測地和納稅,那就更好了,王凝之正愁找不到理由出手。
所以王凝之在涿縣逗留,也有威懾幽州的意思在里面。
好巧不巧,涿縣所在的范陽郡以南,便是慕容評所在的高陽郡。
王凝之派出的巡視隊伍,明里的申紹和暗里的陳特,此刻都在高陽郡內(nèi)走訪。
慕容評前些年掌控朝局,沒少撈錢,可鄴城失守,他率軍出逃,一輩子攢下的家財全便宜了王凝之。
雖然他后來選擇了投降,但總不好開口去找王凝之要回來,只得從頭來過。
慕容評之前在幽州搜刮了點,但時間太短,大環(huán)境又很緊張,所以帶到高陽的財物并不多。
他兒孫滿堂,卻沒有一個成器的,只得靠他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在這個時代,想要過好日子,最起碼得有兩點,田產(chǎn)和家奴,所以慕容評首先將目光放在了這兩樣上面。
家奴還好說,他本身就養(yǎng)有親衛(wèi),又暗自招募了一些燕國滅亡時的逃兵。
田產(chǎn)麻煩點,前面說了,幽州和冀州沒怎么動蕩,耕種的土地都是有主人的,他堂堂燕國的上庸王、太傅,總不能帶著部下去開荒吧?
小打小鬧,慕容評也是看不上的,于是他直接盯上了當?shù)氐拇笞?,高陽許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楚廟寒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廟寒鴉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