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3章 金匱石室,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圏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人走近石臺,獨孤湘又想伸手拿匣子,這一次江朔手疾眼快,拉住了她的手道:“湘兒,先看清楚再動手,免得又觸動了什么機關?!?
段儉魏已湊近檢視起來,只見這是一個長一尺,寬七寸,厚二寸的匣子,看來放了許久,已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不見其本色。
段儉魏用袖子輕輕拂去蓋上的灰塵,匣子的本色便顯露出來,石室內(nèi)忽然一亮,一片金黃燦爛,這匣子竟是一個金匣子!
獨孤湘驚呼道:“呀……還真有寶物!”
段儉魏笑道:“就算這是一塊金磚,也稱不上什么重寶,恐怕真正的江湖盟主寶藏的線索還在此金匱之中?!?
獨孤湘道:“什么是金匱?段郎你又如何知道這是一個金匱?”
段儉魏指著匣蓋,只見上面刻著兩個字“丙戌四”。
江朔和獨孤湘對視一眼,不明所以,段儉魏道:“《史記》有‘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之句,《漢書》有‘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之句。本朝‘小司馬’司馬貞索隱注曰‘石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因此依照形制看,這個金匣似乎就是宮中存放重要文書的金匱?!?
江朔問道:“丙戌四是什么意思?”
段儉魏道:“丙戌是年份,四應當是四月,或者是當年第四匣文書,我并非內(nèi)吏,也不太清楚。每六十年有一個丙戌年,最近的一個丙戌年是天寶五載,從積灰來看,不像是三年前放在這里的。往前六十年是睿宗朝,武后臨朝稱之制。”
江朔道:“難道這個金匱是六十三年前的?”
段儉魏道:“也不無可能,再往前六十年,就是唐初高祖年間了,這個年份我倒還記得。”
獨孤湘道:“段郎,我看你也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如何能記得一百二十年前的年份?”
段儉魏道:“因為那個丙戌年發(fā)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那一年是高祖武德九年……”
江朔驚呼道:“玄武門之變!”
段儉魏點頭道:“武德九年六月,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誅殺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第二年就成了貞觀元年了?!?
江朔心中一動,隱約覺得什么東西“咔噠”一聲對上了。
獨孤湘興奮道:“喲,還是皇家寶藏,快打開看看!”
段儉魏道:“稍等……”
他舉起金匱輕輕晃動,似乎有東西在里面晃動,段儉魏道:“里面有水囊。”
獨孤湘奇道:“水囊又是什么?”
段儉魏道:“有些重要的函匣內(nèi)會藏有酸水或鹵水的小囊,若不按正確的順序開啟,水囊就會被扯破,將匣內(nèi)寫著字的紙泡在水中,上面寫了什么可就再也沒人知道了。”
這時江朔、獨孤湘都發(fā)現(xiàn)了此金匱四面都有細縫,看來均可抽拉,若果如段儉魏所以開啟順序不對,就會損毀內(nèi)里所藏文書。
江朔四下張望道:“這開啟順序卻去哪里找。”
獨孤湘忽然想起來,道:“當年裴旻不是說,江湖盟主之寶中藏有寶藏的秘密么?我們當時認為是藏寶圖,其實可能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說不準就是這金匱的開啟順序有可能啊?!?
江朔聞言道:“啊呀……你不說我還忘了,那古鏡已經(jīng)破了,不知線索有沒有被破壞……”
說著他伸手入懷掏包裹著八寸銅鏡的布包,打開布包,獨孤湘湊近了看去,皺眉道:“沒壞啊,這不是好好的么?”
只見鏡子的背面烏黑中帶一絲青綠,上面的圖案古奧,沒有絲毫的裂痕。
江朔輕輕的連布帶鏡子整個合撲過來,將古鏡托在手上,再展開布,獨孤湘再一看,果然以鏡面為中心,數(shù)道大大小小的裂紋呈放射狀發(fā)散開來,整個鏡面都碎裂了。
獨孤湘道:“這是什么?好像被射了一箭一樣?!?
江朔道:“這是皮邏閣刺的?!?
這下連段儉魏都吃了一驚,獨孤湘問道:“怎么會是皮邏閣所為?”
江朔道:“湘兒你忘了?當年我被皮邏閣的氣劍刺中跌落冰川,之所以未被他刺死,就是因為他一劍正好刺中了我懷里的這面鏡子?!?
獨孤湘湊近了盯著那粉碎的鏡面看了半天,咋舌道:“都說這皮邏閣的氣劍銳利更超尋常刀劍,我看也是言過其實,若是真用金牙匕之類的神兵利器,要刺穿此鏡只怕也非難事吧?”
段儉魏疑惑道:“師尊的氣劍術相當了得,恐怕是離得遠了,否則一面銅鏡如何擋得?。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圏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圏吉并收藏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