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多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嘎扎爾汗,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比格多動,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古大汗再怎么落魄,也是繼承了元朝的法統(tǒng)。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蒙古和大明都繼承了一部分元朝的法統(tǒng),兩者其實算是南北朝的關(guān)系。
如果朱昭熙想要更進一步,那么她肯定是需要法統(tǒng)來支持的。如果是以虞王這個大明給予的身份來繼承大明的法統(tǒng),那么朱昭熙再怎么樣也跳不出大明的框架,只能在明太祖制定的規(guī)則里慢慢修正。
而如果拿到了元朝的法統(tǒng),那么她之后就算是回到中原,最多也只是受到孝道的譴責,但在其他方面,朱昭熙就可以另起爐灶,不理會大明的規(guī)矩。
甚至如果朱昭熙不要臉一點,完全可以和春秋時期的楚王一樣,用一句“我蠻夷也”來堵住所有人的嘴巴。甚至只要手中的力量夠強大,廢除儒教也不是不可能。
這些行伍出身的人,對于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儒教子弟早就不耐煩了。聽到蔣謙的解釋,他們哪里會反對呢。
不就是要爭取蒙元的法統(tǒng)么,他們堅信自己能夠完成這些任務?,F(xiàn)在,一切都已經(jīng)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步了,那就是讓蒙古人給朱昭熙尊一個合適的汗號。
有人提出直接就用“天可汗”算了,不過大家都讀過唐史,知道“天可汗”等于是一種神圣的象征,是被高高掛起來的吉祥物。
就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管理草原諸部,但是終究不能對草原進行直接的管理。所以,一定要擺脫之前的模式,徹底把蒙古諸部納入管轄范圍。
在一旁聽著的阿魯臺,心中可謂是心驚膽戰(zhàn)。他原本還以為虞軍也會和原來的中原王朝一樣,對他們采取羈縻政策,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治。
可是看樣子,虞軍是準備把他們納入直接管轄的范圍,這樣一來,他們這些草原部落就完全沒有自主權(quán)了。可是現(xiàn)在他又有什么辦法呢,只能參與進他們的討論,努力討好朱昭熙,希望能為自己和部落爭取一些有利的條件。
阿魯臺思索了一番后提議,既然“天可汗”是被高高掛起的,那么“大地的主宰”就是徹底控制大地的人。再加上道家的陰陽學說,天為陽,地為陰,“地可汗”這個稱呼倒是剛剛好。于是他便提議給朱昭熙上尊號“嘎扎爾汗”。
剛走進帳篷的朱昭熙就聽到了他們的討論。對于阿魯臺的提議,朱昭熙還真的感覺不錯。雖然“地可汗”看著有點普通,聽起來比不上“天可汗”。
但是如果稱“天可汗”,那么在蒙古語中,就是“騰格爾汗”,這不得不讓她想起鋼鐵的翅膀那鏗鏘有力的天籟之音。所以,還是叫“嘎扎爾汗”比較好。
敲定了尊號的內(nèi)容之后,王世德就派人前去和脫脫不花溝通。明確告訴脫脫不花,如果他想要活著,那就要親自在所有人面前向朱昭熙奉上玉璽,交出蒙古大汗的位置。
以現(xiàn)在的情況,一心想活著的脫脫不花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比格多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格多動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