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多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榷場衰落,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比格多動,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壽節(jié)那天,蒙古諸部的首領(lǐng)親眼見證了大明的繁榮與強大,卻也親眼見證了朱瞻基毫不留情的殺了他的叔伯兄弟,更是親手殺了自己的父親,那個強大到讓他們畏懼的朱棣的兒子。
不過對于他們而言,這不過是如同草原上新狼王取代老狼王的權(quán)力更迭,大明依舊是那個曾經(jīng)讓他們忌憚的強大帝國,打敗他們的人如今換成了這個狠辣的新皇帝。
沒什么心理負擔的他們,覺得自己只是看了一場大明皇朝的鬧劇,笑話過后,依舊要老老實實的為大明效力,養(yǎng)羊,抓捕西方人口,從而賺取他們賴以生活的物資。
蒙古諸部與大明的貿(mào)易往來,在朱昭熙榷場改革之后,每個榷場都只交易一種物資,雖然有些麻煩,但是也有著他們想不到的效果,想要集齊所有生活物資,那就必須在各部之間穿梭,相互交換,這樣的交流雖然是累了一點,但是蒙古諸部竟然意外的和諧了不少。
然而,當他們回到蒙古后,漸漸察覺到與大明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曾經(jīng),榷場的負責人大多是北方官員,這些官員雖談不上絕對廉潔,卻有著北地男兒的豪爽氣概。
在交易中,他們秉持著相對公平的原則,對待蒙古諸部既沒有畏懼討好,也不會盛氣凌人。雙方的交易在一種相對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蒙古諸部用自己的羊毛、皮革等物產(chǎn),換取大明的茶葉、布匹等物資,各取所需。
但最近一段時間,榷場的負責人全部被更換。新上任的官員都操著南方口音,起初,他們表現(xiàn)得還算老實。
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南方官員開始向蒙古諸部透露,榷場除了專營的物資外,只要出得起錢,鐵器之類的違禁品也并非不能交易。這剛開始自然是讓蒙古諸部喜不自勝,不用跑那么遠的路去采買生活物資了,還可以購買鐵器了,這自然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朱昭熙當年對他們的防范到底有多么緊,鍋碗瓢盆都是瓷器不說,就連切肉的刀和匕首,都被朱昭熙做成了瓷制的,用起來確實好用,可是相比鐵器,還是差了一籌。
現(xiàn)在有了鐵器,他們自然更愿意用鐵器,貴就貴點,他們也認了,對那些南方口音的人也有了一絲好感。
然而,漸漸地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這些南方官員表面上比那些北方官員還要客氣,可在背地里如此下作。
他們拼命壓低羊毛以及蒙古其他物產(chǎn)的價格,嘴里說著“大明物阜民豐,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需要這些物資了”之類的話。
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在大量低價收購這些物產(chǎn),利用信息不對稱和貿(mào)易優(yōu)勢,試圖從蒙古諸部手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原本,蒙古諸部在北方改革后,享受著改革帶來的紅利,生活逐漸改善。但如今,在這些南方官員的操作下,他們漸漸感覺自己越來越窮,之前就算是瓷器不好用,那也算是充足,可是現(xiàn)在的鐵器,價格居高不下,羊毛和其他物產(chǎn)能換的東西越來越少。
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看著自己手上鐵制的鍋碗瓢盆,終于明白朱昭熙為何讓他們用瓷制品了,這些愚蠢的明人竟然依舊提供鐵器給他們。
蒙古諸部心中的不滿逐漸積累,最終化作了憤怒。不約而同的給自己的部落下達了命令,囤積鐵器,增強自身實力。等實力足夠強大,就算大明不再給予他們財富,他們也可以憑借武力去搶奪。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比格多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格多動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