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多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章 王翱任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比格多動,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北方五省主管的更替,鄭子龍、于謙在把東北五省的工作收尾后,踏著冬日的寒雪回到了北京。
與此同時,接替他們兩人的王翱和陳洽也抵達了京城。王翱即將接任東北五省總布政使一職,依例需要拜見在北京的東北五省總督朱昭熙,新任的總按察使陳洽,與王翱一同前來。
至于衛(wèi)青和朱榮的替換,則是因為北征的需要,早在之前就已赴任就職了。
在五軍都督府的書房里,因為有暖炕的原因,沒有一絲寒意。朱昭熙把鄭子龍、于謙、陳洽、王翱四人召集到了這里。
這些日子,王翱和陳洽也并非無所事事,他們早就與于謙、鄭子龍進行過深入的交流。起初,王翱和陳洽在南方時,聽聞鄭子龍在東北五省的行事手段,覺得有些過分。
上百萬的倭人男女,其中倭女被強行婚配給大明人,倭男在勞動之后竟全部被殺,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儒家所倡導的為人處事的準則。
然而,在經(jīng)過一番仔細了解之后,他們的想法漸漸也發(fā)生了轉變。曾經(jīng)的東北,在眾人眼中是一片蠻荒之地,整個地區(qū)僅有女真和蒙古等部落的一百多萬人,而且當時的環(huán)境似乎也只能容納這么多人口。
可鄭子龍到任后,短短一年時間,就在遼河平原和松嫩平原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熱潮。松嫩平原如今已開墾出三千多萬畝的土地,按照估算,明年至少可以收獲三百萬石糧食。
而遼河平原,由于倭女的吸引以及朝廷移民政策的推動,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開發(fā),新開發(fā)的土地也達到了大約三千萬畝。
兩者相加,在這一年的時間里,竟然開發(fā)出了6000萬畝的土地,預計至少能產(chǎn)出600萬石糧食,這足以養(yǎng)活至少兩百萬人。如果這個開發(fā)計劃持續(xù)推進,五年之后,東北五省完全有能力為整個大明提供糧食。
他們不得不承認與如此巨大的開發(fā)成果相比,五十萬倭人的死亡似乎變得微不足道。王翱和陳洽也漸漸開始認同鄭子龍的做法,在思想轉變之后,他們反倒是對那三十萬倭男勞動力的死亡,有點可惜。
他們實在搞不懂,為什么要如此急切地將這三十萬人置于死地呢?如果讓他們在冬天繼續(xù)干活,然后任由他們被凍死,既達到了消耗勞動力的目的,又不會落下太多的罵名,豈不是更好?
可是在鄭子龍說出在明初的揚州張明鑒的青軍吃人事件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不然因此有了人瘟,搞得北方十室九空,那么就更加危險了。
朱昭熙早已對五軍都督府進行了改造,每個房間都盤上了暖炕。四人見到朱昭熙坐在暖炕上,倒也不覺得奇怪。他們進入房間,便連忙行禮。
朱昭熙先讓他們起身,又吩咐太監(jiān)搬來凳子,讓他們坐下。一時間,房間里陷入了沉默。
朱昭熙處理著手中的事務,待一切處理完畢后,她這才抬起頭來,開口詢問王翱和陳洽對東北五省是否已經(jīng)有了具體而深入的了解。王翱和陳洽如實回答后,朱昭熙接著詢問他們上任之后,對東北五省未來發(fā)展的規(guī)劃。
王翱和陳洽其實在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接受了鄭子龍和于謙之前的做法,但他們身為儒家學子,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再加上之前因對待倭人的事情引發(fā)過風波,所以他們所提出的方案相對保守了一些。
朱昭熙對此倒沒有感到意外,只是心中也并非十分滿意。
朱昭熙沉思了一會,這才組織好了語言“如今這6000萬畝的土地,以現(xiàn)在東北五省的人口數(shù)量,是根本無法耕種完的。所以,移民是必然的選擇。
而且,這次的移民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山東和北直隸地區(qū)了,西北的人口也需要納入考慮范圍。
另外,為了增強對移民的吸引力,人口貿(mào)易不能中斷,倭女必須繼續(xù)引進。但是,倭國男人在人口貿(mào)易中的數(shù)量不可能減少,那么這些倭國男人該如何安置呢?總不能直接在海上就將他們處理掉吧。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地方來消化這些人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比格多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格多動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