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強行闖入,你這弟弟已有取死之道!,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雨中城市,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二當晚,趙匡胤的一些親信便開始在將士中散布議論。
“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yōu)閲Яζ茢?,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帝,然后再出發(fā)北征”。
這話不可謂不惡毒。
將士們本就不愿意出征,流言這么一傳,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
次日,正月初三。
眼見時機成熟,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便授意將士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醒的趙匡胤身上。
緊接著所有人全部都拜于庭下,擁立他為帝。
這是早就商量好的流程,一切都熟練的不能再熟練了。
或許有人看得出來蹊蹺,行軍打仗路途之中,趙匡胤怎么會喝醉了酒?
不過這個時候,這些細節(jié)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或者說,即便有人發(fā)現(xiàn)了疑點,也不敢說出來。
畢竟事情都發(fā)展到這個地步了,已經沒有再反悔的空間了。
有一個算一個,在場的所有人全部都屬于謀反的一員,所以任何在此時提出反對意見的人都會被立馬就地解決。
眾人呼喊萬歲的聲音幾里外都能聽到。
見狀,趙匡胤終于了“醒”了過來。
他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有號令,爾能從乎?”
分明是趙匡胤自己安排的黃袍加身,可他現(xiàn)在卻是做出一副迫不得已的無奈模樣。
趙匡胤表示,如果你們能夠聽從我的命令那我可以做皇帝,但若是你們不能聽從,那這個皇帝我當不了一點。
這樣一來,趙匡胤便營造出一副自己全心全意為將士們考慮的模樣出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趙匡胤在建立宋朝伊始,還并未確立文人為主的執(zhí)政方針。
這個時候的趙匡胤,還是十分看中聚攏武將們的人心的。
有人帶頭,擁立者們便一齊表示“惟命是聽”。
趙匡胤有著完整的計劃。
于是他并未直接帶著人回到京城奪取兵權,那樣只會讓他帶領的這么一群軍隊變成烏合之眾!
于是在那之后,趙匡胤當眾宣布:“回開封后,不得驚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
“服從命令者有賞,違令者族誅?!?
于是諸將士都應聲“諾”。
趙匡胤遂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
看著自己手下烏泱泱的一幫軍隊,趙匡胤心滿意足。
他自己手下的兵是什么樣子趙匡胤本人肯定是知道的。
哪怕他直接宣布造反,想來反對的人也不會太多。
大部份人對趙匡胤還是十分忠心的,所以才有了這個黃袍加身的騷操作。
可哪怕將士們都心知肚明,趙匡胤也知道將士們心知肚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一走的。
尤其是黃袍加身這個騷操作,雖然聽上去十分離譜,但有了這么一層手續(xù)在其中,趙匡胤以后爭取天下的名義上就好聽了許多。
總而言之,趙匡胤是以一個受害者,一個為天下人著想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
而非一個一拍腦袋就打算造反的沒腦子的武人!
不要小看了這一點,這一點十分重要。
先入為主的印象在,日后趙匡胤行事拉攏人心就要簡單許多。
華夏人講克己復禮,情緒內斂。
很多時候,想要的東西你不能主動要,要別人給,你還得再三推辭,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的收下。
逢年過節(jié)收紅包是這般,人情走動送禮物也是這般,就連飯桌上夾個菜也要謙讓一番。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登基,同樣也是再三謙讓。
最終在眾大臣的哭泣之中,無奈登上皇位。
趙匡胤和之前其實一樣,只不過走的流程和方式稍微有那么一丁點的變化。
而經過這么一操作,哪怕是隊伍之中原本有搖擺不定的墻頭草,現(xiàn)在也不得不堅定了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趙匡胤可是被你們這些將士們逼著謀反的,現(xiàn)在你說自己是忠心耿耿的,誰信?
這也算是變相的加強了隊伍的凝聚力。
趙匡胤坐在中軍帳中思考著下一步該怎么辦,如何才能穩(wěn)定局勢。
有宋一朝,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軟弱無力,無能至極,宋朝的皇帝給人的印象大多也都是無能軟弱。
但有句話說得好,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幾位皇帝所達成的成就可遠不是其他皇帝所能比擬的。
的確,和前面的王朝比起來,趙匡胤做到的并不算特別完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所面臨的環(huán)境也是不一樣的。
雖然同樣都是皇帝,但其它人開局可能有三五十分,然后給出了一份八九十分甚至更高的答卷,這無疑是一個優(yōu)秀的成績。
但對于趙匡胤來說,他開局可能就只有二十分甚至更少,經過努力給出了一份剛剛及格的答卷。
誰又能說他不算是優(yōu)秀呢?
趙匡胤身上的確有不少缺點,但同樣的,他也是少有的能夠展現(xiàn)出自己人性的光輝的開國皇帝。
所以對于趙匡胤,秦天還是十分看好的。
如果沒有原本歷史上的意外,或許宋朝后續(xù)的走向也不會那么離譜。
趙匡胤死之后接替他的是誰?是他的弟弟趙匡義!
這個心虛到不得了的高粱河車神如何能不抓緊時間削減兵權削減軍人的地位?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坐穩(wěn)自己的位置,才能安心當自己的皇帝。
可以說從根源上來看,宋朝開國之時的底子就歪了,根就爛了,后續(xù)能正常發(fā)展下來才怪了。
趙匡胤本人只能說是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但他那個篡位的弟弟可就真的讓人一言難盡了。
先不說他篡位謀逆的舉動,也不說他那吃了敗仗榮獲高梁河車神的事跡。
單單《熙陵幸小周后圖》這一件事情就夠讓人難繃了。
人丈夫還活著呢,就對人妻做出這種事情,你做就做了,倒也罷了,這還不夠,還專門讓人將當時的場景畫下來,反復觀賞,這就……
除此之外,趙匡義所干的事情還真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完的。
如果說趙匡胤的一生是略有遺憾的話,那趙匡義說是死不足惜也絲毫不為過了。
同樣都是弒兄奪位,這趙匡義和李二比起來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
人品,能力,手段,心胸不管拿什么和李世民相比,都是在侮辱李世民!
所以從始至終,秦天對趙匡義都沒什么好感。
眼睜睜的看著趙匡胤黃袍加身,秦天并未直接現(xiàn)身。
原本秦天的計劃是直接現(xiàn)身,表明身份,如此對他日后招攬徒弟也會有著不小的幫助。
但在看到趙匡胤的一切都進行的十分順利之后,秦天便改變了想法。
似乎趙匡胤本人并不需要自己的幫助,如此倒也沒必要橫插一腳,搶奪別人的風頭。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雨中城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中城市并收藏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