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李治登基,老友的相見與分別,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雨中城市,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貞觀二十二年,李世民苦心孤詣撰寫了十二篇《帝范》,其中記載了這么多年以來他對社會的思考,對秦天教導(dǎo)的體會。
他將這十二篇文章賜給了太子李治。
“你應(yīng)當(dāng)以古圣賢為師,絕不可效效仿于我。”
面對兒子的疑惑,李世民長嘆一口氣。
“朕不是一個好皇帝啊……”
“古人言見賢思齊焉,效仿圣賢,你便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人,但你效仿一個出色的人,就只能成為一個普通人了。”
“我只能稱得上是出色,卻并非能說是圣賢?!?
李世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經(jīng)過幾年之前秦天的提點,李世民這些年來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他苦笑一聲:“錦繡珠玉不絕于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
“如果不是這些錯誤,朕,朕又怎會錯過此生最大的機緣?”
李治十分好奇,父親所說的機緣到底是什么。
李世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透露出一部分給兒子聽。
秦天臨行之前已經(jīng)告訴過他,莫要將秦天的存在告訴其他人,這只會給他們帶來禍患。
可問題是,這畢竟是他李世民的兒子,是大唐的下一位皇帝,他如何才能不能讓自己的兒子知道這些呢?
李世民終究還是失信于秦天。
但他講述的并不全面,只是籠統(tǒng)的將自己和秦天的經(jīng)歷說了一遍。
講述的太多沒有任何用處,反而是會讓太子有不該有的想法。
如此警告一番,也不算是告訴太子了吧?
李世民這么騙著自己。
但其實他知道,這些話語根本瞞不住李治。
李治心情溫和,但他并不是傻瓜,能夠坐上皇位,足以說明他各方面的手段都不算差。
如果真的是一個昏庸無能之人,李世民又怎么會選擇他來坐這個位置?
一般人李世民是根本看不上眼的!
而李世民這般語焉不詳,反倒是讓李治心中升起了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才會讓李世民這般念念不忘?
甚至于李世民給出了如此之高的評價,說自己愧對那人的教導(dǎo)。
李治察覺到了李世民話語之中的異常,仿佛李世民從未考慮過那人會和凡人一般去世一樣。
聯(lián)想到長安城內(nèi)的有些傳說,李治心中略微有了一些猜測。
秦天十幾年來從未換過地方,李世民又經(jīng)常來,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瞞得住有心人。
尤其是最近這些年來,隨著風(fēng)言風(fēng)語傳得越來越厲害,秦天的存在也不再是什么秘密了。
但李世民語焉不詳,本來只是為了保護這些人,免得他們做出一些蠢事。
但這反倒是成為了禍患的根源。
對秦天的種種猜測讓不少人心中萌發(fā)了不該有的想法。
只是秦天早早的就離開了長安城,無論這些人怎么努力,始終都找不到秦天的半分蹤跡。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秦天是不是已經(jīng)去世了!
秦天當(dāng)然沒有去世,他現(xiàn)在好好的呢!
孫思邈這個小老頭,如今已經(jīng)年逾七十,看上去卻依舊仿佛是四十出頭的中年人。
甚至他說自己三十歲也不是沒有人相信!
這不僅得益于他本身就擅長養(yǎng)生,更大的功臣還是秦天。
因為時常找秦天討教問題,二人一聊便是大半天,經(jīng)常是聊著聊著便去吃飯,吃完飯接著回來聊。
可秦天吃的用的,又豈是凡物?
充滿靈氣的東西吃得多了,孫思邈都差點返老還童了!
如果不是秦天及時注意到了這一點,出手穩(wěn)定住了孫思邈的狀態(tài),只怕他早早的就恢復(fù)成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子的模樣了!
這么下去,就算是一頭豬,也能走上修行的道路了。
在孫思邈察覺到問題之后不久,秦天便攤牌了,詢問孫思邈愿意不愿意跟著自己學(xué)習(xí)修行。
但孫思邈只是考慮了片刻之后便果斷拒絕了。
修行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在小有所成之前,他是無法一心一意的專注在醫(yī)學(xué)之道上了。
修行和醫(yī)學(xué),他二者必須放棄一個。
等到修行小有所成之后,才有時間撿起來。
就如同秦天一般。
但問題是,孫思邈不知道自己的天賦,萬一修行也沒修成,白白的浪費了時間,那可怎么辦?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孫思邈決定干脆直接放棄修行。
尤其是當(dāng)他得知由于長時間和秦天相處,他的壽命至少也有一百三五十歲的時候,就更不擔(dān)心了。
“這么長的壽命,如果不用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孫思邈說完這句話便告辭了秦天,起身出門游歷去了。
事實上,如果他愿意一直跟著秦天的話,莫說是一百三五十歲,就算是兩百歲,三百歲也并非不可能。
但孫思邈不愿意去做這種事情,因此他和秦天之間的關(guān)系依舊如同當(dāng)初初見之時。
如果他日后和秦天見面的次數(shù)不少的話,那壽命或許還會延長。
但由于沒有從秦天這里學(xué)習(xí)任何修行的功法,他體內(nèi)的生命力依舊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消散,最終身體逐漸老去。
這個時間或長或短,但可以肯定的是,孫思邈還有很久很久的時間。
再次和孫思邈相見是幾年之后的事情了。
秦天這些年來并未外出游歷,而是換了個地方定居。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秦天這次定居的地方是四季溫和的蘇杭。
他所居住的地方就在洞庭湖邊,每日觀看洞庭湖的美景,體驗“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美景。
在這里,他和之前一樣,開了一家免費的醫(yī)館,解決一些病人的需求。
當(dāng)然,他每日接待的客人是有限的,凡事都講究一個緣法,有緣之人才能來到次數(shù)看病。
雖然對于秦天而言,大部分的窮苦百姓都是有緣的。
為了不使自己和兩個徒弟太過勞累,秦天還考慮過培養(yǎng)出幾名醫(yī)生出來,但因為教導(dǎo)實在是太過麻煩,無奈作罷。
不過后來沐春還是招收了幾名無家可歸的小孩子打下手,慢慢的,這些小孩子也成為了能夠獨當(dāng)一面的小醫(yī)師。
如此,除非是疑難雜癥,不然大部分時候都不需要秦天親自出手。
再次和孫思邈相見之時,孫思邈后面跟了一個年輕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雨中城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中城市并收藏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