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城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始皇帝恐與天人沖突!,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雨中城市,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平的聲音淡漠,毫無感情,然而裨將卻如遭雷擊。
說實話,他亦覺得蒙恬與扶蘇向一只猿猴行大禮,而且還用上了雅言,確實有些過。
所謂雅言,乃是周禮至高禮節(jié)。
周時乃有禮樂,周公將禮樂入制,從飲食,起居,談吐等各個方面入手,把天下人之一舉一動皆納入禮制。
此舉為天下推崇,且意義深遠。直至后世,周禮依然在規(guī)范人們的一舉一動。
比如父喪,子需于靈前守孝,以及逢年過節(jié)祭拜祖先,便是周禮遺存。
而按照周禮,貴族在莊重場合,需要用雅言。
也就是使用《詩經(jīng)》等古書中的詩句,來隱晦表達自己的含義。
如蒙恬唱《北山》,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我身為王臣,不得不勤王事。非是我有意冒犯,實在是王事命我如此。
而扶蘇唱《雄雉》,其意乃是將對方比美人,自己思賢若渴,美人卻不知何方,心中慌亂茫然?;蛟S是我太貪婪了吧,我渴盼見到你,想要去找你。
此又叫唱酬,乃是最高禮節(jié),非大德者不配受之。
以裨將所見而言,蒙恬為大秦上將軍,扶蘇為公子,朝一只猿猴行此大禮,還以雅言唱和,確實讓人無法理解。
然而也不至于直接讓兩人淪為囚徒!
“二叔,此是為何?”他情不自禁地開口。
“僅僅只是言神仙事而已,便要治罪,也要經(jīng)過廷尉斯!”他低頭說道。
王平冷冷地掃了這位年輕的裨將一眼。
這位裨將是他被始皇帝啟用之時,特意帶到軍中的。
乃是大兄王賁之子,王離!
王離十歲起就隨父祖于軍中征戰(zhàn),王氏對其寄予厚望。
時王翦為天下名將,世人將其與武安侯白起相比,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白起威名天下赫赫,一位武將能夠與白起相提并論,乃是偌大的褒獎。
然而名將光環(huán)背后,卻是王氏之窘境。王翦因老邁歸隱后,世人評價王氏“再無有名者”。
此一方面是因為王賁在滅六國后,亦隨王翦一同歸隱,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蒙恬風頭太盛。
畢竟華夏與匈奴乃是千年死敵,蒙恬駐守北疆數(shù)年,追亡逐北,北境終于得安,北地之人深念之。
蒙恬去了北境,而今挾大功歸朝,名滿天下。而王氏雖然同樣是將種,比起蒙氏,卻無比落寞。
王翦王賁父子歸隱,王氏只剩下王平一人在朝,且僅僅只是擔任一個小小的都尉,身上連軍功都沒有,跟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完全沒得比。
還好還有個王離。
王離“少有勇名”,且“有智”,比起王平靠“呆若木雞”贏得的所謂名將之風,更靠譜。
唯一的問題在于,王離雖然有勇有智,卻沒有大局觀!
用后世之話說,是沒有政治智慧!
一位上將軍,以及始皇帝之長子,突然一個被裝進檻車,一個被禁制在輕車上,只是外表好看點,實際上和被關進檻車差不多。
這種事,確實很容易讓人驚詫。
然而,既然這是始皇帝之喻令,那么即使是驚詫都是一種對始皇帝的冒犯!
更別提質疑了!
廷尉斯?
所謂廷尉斯,便是目前掌管廷尉的李斯,他負責貴族之決獄事。若是按照職責來看,論一位內史九卿,以及一位公族公子之罪,確實要通過李斯之手。
然而,始皇帝威權之下,區(qū)區(qū)李斯算什么?
“王裨將,爾可相信這世間有神仙之屬?”王平冷漠地稱呼王離的官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雨中城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中城市并收藏父子六人共娶一妻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