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斬將,唐末從軍行,隨筆道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攻防戰(zhàn)中,守城者,最忌死守,也就是把所有的精銳部隊,糧草輜重全部囤于城中,這種打法對于守軍而言,太傷士氣。
因為城池被圍了,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兵,你不知道敵人有沒有可能從別的地方攻進來,圍城時間越久,士兵心理的猶疑也會更重,這對于守將能力的考驗也會越來越大。
由于守軍在城外沒有寨子,或是據(jù)點,那么攻城的一方,便不用太過于擔(dān)心晚上被敵人襲營,士兵睡眠睡的好,精力也更加的充沛。
當(dāng)然,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道理,在任何時候都適用,并不是城池圍住了,敵人就真的不能襲營了,這只是適合大部分的情況。
寨中的守將名為康曾,出身沙陀部,頗有勇力,康曾本無姓,只是跟隨康君立久了,所以也給自己起了個康曾的名字。
這時,一個部下匆匆而來,對著康曾耳語了幾句,康曾聽完后,臉色沉重,但隨即神情一肅,正色道:“派人回報康將軍,若是某一天時間便丟了寨子,不用軍法處置,某自刎,以謝將軍!”
此時寨墻的守軍不時有人中箭倒下,雙方就在三十步的距離內(nèi),互相攢射,傷亡也逐漸的變大。
前排盾兵已經(jīng)逐漸逼近了寨墻,為靠近的同袍提供掩護,抵近射擊下,準(zhǔn)頭更準(zhǔn),殺傷力也更大,同理,受到的傷害自然也更大。
但雄平軍成立多年,相互之間的配合,極為默契,每隊之間互相呼應(yīng),底層軍官更是通過旌旗,號角隨時調(diào)整。
而就在此時,有一隊弩兵,從陣后涌了上來,朝著寨墻上,射出了開戰(zhàn)以來的第一輪弩箭。
這一隊弩兵,人數(shù)不多,只有兩百余人,這是陳從進在幽州府庫中搜羅出來的,因此,配給雄平軍中,作為增加遠程殺傷力。
弩與弓箭相比,力量更強,上手更快,唯一的缺陷便是制造繁瑣,且射速過慢。
在唐時,軍中一向側(cè)重機動野戰(zhàn),騎兵的使用率極為廣泛,而弩的裝填速度較慢,不如弓箭靈活,而且,這些職業(yè)軍人,普遍善射,弩易上手優(yōu)勢氣勢并不明顯。
因此,弩在唐軍中是有一些,但是軍中對于弩這等精密的玩意,并不是特別青睞,只是到了后來的宋朝,因為普遍缺馬,為了對抗騎兵,弩的使用率大大提升。用的多了,弩的發(fā)展便更快速的提高。
雙方互相射擊,但寨外的雄平軍兵力更充足,展開的面積也更大,射出的箭矢自然而然也更多。
寨墻上的守軍,開始逐漸被壓制住了,王猛見狀,當(dāng)機立斷,立刻命人將云梯抬上去。
康曾頂著盾牌,瞄眼一瞧,見幽州軍已經(jīng)扛著云梯上來了,康曾連忙大吼著讓部下做好近戰(zhàn)廝殺的準(zhǔn)備。
王猛聽到了康曾的吼聲,眼神一亮,當(dāng)即抽出箭矢,瞄向了康曾。
只是此人猥瑣至極,整個人都縮在盾牌后面,一時間找不到機會。
而就在此時,王猛身旁的親衛(wèi)突然道:“小心!”
王猛注意力全部都在敵將之上,一時間沒有反應(yīng)過來,就在這剎那間,王猛的肩胛處中了一箭。
這一箭,勢大力沉,透甲而入,不過,由于束甲時,內(nèi)襯裹的很緊,王猛一時間只感到些許疼痛。
這點疼,他可以忍受,王猛依然死死的盯著康曾,就等其露出什么馬腳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唐末從軍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并收藏唐末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