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從軍,唐末從軍行,隨筆道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漁陽,隸屬薊州,而此時的薊州刺史,是張允皋,張允皋是當今盧龍(也稱幽州)節(jié)度使張允伸之弟。
盧龍節(jié)度使張允伸,是世代幽州軍門,此人起步之高,和升遷之速,完全不是陳從進所能比擬的。
張允伸初任軍校,后遷馬步都知兵馬使,在大中四年時(850年),被軍中推舉為盧龍節(jié)度留后,并獲朝廷準許,同年,張允伸正式獲授盧龍節(jié)度使。
其后累加至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一系列榮銜,咸通七年(866年)更是進封燕國公。
此時張允伸任盧龍節(jié)度使已有二十年,在張允伸治下,幽州邊鄙無警,上下安之,在唐后期,幽州鎮(zhèn)節(jié)度使中,張允伸還算是對長安朝廷較為聽話的一個。
而此時張允伸在治下征募軍士,其中緣由,便是龐勛起義,震動江淮,張允伸已派人上書朝廷,請求遣派其弟張允皋,領幽州軍南下平亂。
雖然張允伸剛剛派人把奏疏送上去,但是其弟薊州刺史張允皋,已將此事看成板上釘釘之事,張允皋對龐勛亂軍,根本不當一回事,只將這股混亂江淮的賊人,當成是自己夸耀軍功的資本。
因此,張允皋以薊州刺史身份,下令在薊州,征募勇壯之士,屆時,大軍南下平賊,他便可留部分精兵,配合新募之卒,如此,足以防御地方。
畢竟,自從其兄張允伸任盧龍節(jié)度使后,幽州鎮(zhèn)和北方的奚人,已經很久沒有爆發(fā)沖突了。
…………………………
陳從進又饑又渴的朝著南門而去,約走了半個多時辰,終于,他在不遠處,看見了一排隊列,正是募兵處。
看到此處,陳從進忍住饑餓,加快步伐,排在隊伍的后列。
這時在陳從進前面的一個漢子,回頭看了眼陳從進,有些揶揄說道:“小郎,你這身衣物,還挺稀奇的!”
陳從進也不畏怯,大大方方的回道:“家貧,所以從軍來博富貴?!?
這漢子嘿嘿一笑,道:“有志氣,我叫劉延欽,漁陽人,你叫什么?”
“陳從進,和你一樣也是漁陽人?!?
劉延欽忽然覺得自己問的有點傻,在漁陽城募兵,大部分人可不都是漁陽人嘛,隨劉延欽后轉過頭去,不再和陳從進閑聊。
許久過后,好不容易排到他,一名軍將在旁邊打量著陳從進,只見其身形瘦弱,面帶菜色,衣衫破舊,軍將眉頭微皺,問道:“你這小郎,瞧著這般瘦弱,能扛得住軍中操練?”
陳從進趕忙挺胸抬頭,大聲說道:“將軍,我有力氣,能吃苦!”
軍將沒說話,繞著陳從進走了一圈,上下打量后,伸手捏了捏他的肩膀和手臂。陳從進下意識地緊繃肌肉,努力展示自己僅有的力量。
軍將的手勁頗大,捏得陳從進有些生疼,但他咬緊牙關,強忍著不出聲。
片刻后,軍將松開手,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笑意,說道:“小子,看著瘦弱些,不過這骨架倒是寬大,好生養(yǎng)養(yǎng),以后定然是個勇士了。”
陳從進聞言,心中一喜,忙道:“多謝將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唐末從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并收藏唐末從軍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