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章 朕要十萬石糧食,五十萬兩白銀,看著辦吧!,我在大明割韭菜,唐曉非,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明崇禎初剿匪的比較著名的幾個人物,就不得不提三邊總督楊鶴了。
楊鶴是萬歷三十二年的進士,后來官至都御史,就是現(xiàn)在曹于汴的位置,又遷兵部右侍郎,就是現(xiàn)在李邦華那個位置。
反正就是中樞大臣,用21世紀的話來說,就是副部級的大官。
不僅如此,在崇禎二年,開始擔(dān)任三邊總督。
三邊是哪三邊呢?
延綏、甘肅、寧夏。
這三個地方都在西北,在這里設(shè)置三邊總督是為了防止蒙古人打秋谷的。
不過在崇禎年間,蒙古也衰落了,三邊軍鎮(zhèn)的壓力也減小了許多。
而在歷史上,楊鶴這個人是一個什么人呢?
為人正直,敢說,也敢做的一個人。
悲劇的是,朝廷太坑,帶不動。
他主張安撫流寇,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因為流寇是流動的,事實證明靠剿是永遠剿滅不了的。
歷史上,朝廷也接受了他的政策。
好,安撫!
那誰,神一魁就接受招安了。
結(jié)果呢?
朝廷的十萬內(nèi)帑拿不出來,宗室七湊八拼了五萬兩銀子,和兩萬石糧食。
這不是坑人么!
皇帝老子十萬兩拿不出來還情有可原,畢竟歷史上最窮的皇帝了。
但特么的那幫宗室裝模作樣,湊了五萬兩銀子,這是忽悠誰呢?
這下神一魁一看,說好的大家一起到白頭,你卻先焗了油。
特么的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行吧,接著造反吧。
朝廷一看,哎喲臥槽!楊總督,你不是說這幫反賊已經(jīng)歸順了么,怎么又反了!
來人??!將楊鶴抓起來,打進死牢!
故事就是這么個故事。
這個故事也充分了說明了一點,大家是真的沒東西吃了,要不然誰愿意舍棄孩子老婆去造反?
畢竟大家不能靠愛去完成朱家的封建主義理想吧?
這就是張晨,這位穿越者崇禎面臨的難題。
沒東西吃簡單啊!
你看明末餓死哪個宗室親王了?
餓死哪個宗室鎮(zhèn)國將軍了?
一個都沒有餓死,他們家里的糧食都爛了,發(fā)霉了!
這個時候,是不是就該拿出東西來為國分憂了?
當然,要他們主動為國分憂是不可能的。
四月二十八日,不僅僅溫體仁抵達了西安府,盯上了秦王,曹化淳也去了一趟太原府,盯上了晉王。
曹化淳帶著圣旨,當時的晉王還在家里斗蛐蛐,一聽說圣旨來了,還有些不相信,直到看到曹化淳拿著圣旨走了進來,才連忙過去接旨。
崇禎的圣旨簡明扼要,而且還是白話文,明朝的大部分圣旨其實都是白話文。
“晉王是有一個識大體的人,現(xiàn)在內(nèi)有饑民暴亂,朕心甚痛,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希望晉王能拿出十萬石(1200萬斤)糧食,五十萬兩白銀(約3.25億元)出來,恩澤萬民,以示仁德?!?
晉王朱秋桂一聽,當場差點就炸了。
十萬石糧食!五十萬兩白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