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皇帝的帽子,接得起么,我在大明割韭菜,唐曉非,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來說話的都是誰呢?
翰林院、國子監(jiān)的官員。
這些都是標準的清流,讀圣賢書的,把儒家的那一套能用無數(shù)種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角度滾瓜爛熟地解釋給你聽。
最后非常自信地告訴你:要想天下太平,便要以圣道治國。
小皇帝你現(xiàn)在張口就要誅九族,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很牛逼?
例如國子監(jiān)祭酒、孔子傳人孔貞運就在其列,另外還有翰林院的庶吉士劉之綸、金聲這些人。
別小看翰林院的人,雖然翰林院的品級都很低,但在大明朝,入閣有一個條件,必須是翰林出身。
也就是說這些人未來可能都是內(nèi)閣大臣。
崇禎定眼看去,翰林院和國子監(jiān)這幫讀書仔都出來了,其他大臣也左顧右盼,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這樣下去,必然是大半個朝堂都站出來反對了。
這個時候還不發(fā)飆控場,就晚了。
崇禎怒道:“什么叫萬萬不可!都賣國了!還萬萬不可!你們這樣求情,是不是說你們和他們也有關(guān)系!是不是逼朕全部徹查!”
皇帝的聲音響徹在大殿上,把那些剛要冒頭的大臣嚇得心陡然一跳。
這個帽子扣得夠大,誰都不敢接了!
本來還準備出來反對的,立刻打住了。
這明朝的文官實在不像話。
你以為他們真的是覺得誅九族太殘忍影響了皇帝的圣德?
扯淡!
他們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你有見過杠精真的去明辨是非的么?
還有這群東林人士,掌控欲實在太強,什么事都要反對一下,然后按照他們的來。
徹查是不可能的,萬一真的查出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出來了,到時候難道要真的換了滿朝的大臣。
明末的文官沒有節(jié)操又不是新鮮事,全部換血肯定不現(xiàn)實。
這又不是宋朝,大宋朝的官員冗長,什么職位后面都有預(yù)備,連宰相后面都有三四個預(yù)備的,給的錢又多,皇帝底氣足,一言不合發(fā)配不在話下。
可大明朝真的不能一次性大批量換。
如果局面真的成了那個樣子,到時候下不來臺的是皇帝自己。
不可能徹查,為什么崇禎還要這么說?
這不就是在跟大臣們玩心理戰(zhàn)么?
大臣們自己那點破事心里沒點逼數(shù)么,他們怕不怕皇帝徹查?
當然怕!
雖然沒有參與到八大奸商賣國,但尼瑪貪污受賄,搞多人運動這些丑事可都不少。
而且北京城和南京城有不少達官貴人還有搞基的癖好,這要真被翻出來了,估計都跑去北京城墻上集體跳樓了。
皇帝的話說完后,大家就都安靜了,鴉雀無聲。
這種安靜,讓朝堂頗有些尷尬,大家心照不宣。
崇禎深吸一口氣,沉默片刻,看來這場心理戰(zhàn)自己贏了,輕而易舉就贏了。
他的聲音重新恢復(fù)平靜:“既然諸位沒有什么異議,就按照誅九族來!”
所謂的九族如下:
一、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二、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三、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誅九族就是光誅九族以內(nèi)的親戚、姻親戚。
所以根據(jù)本家的遠近,有的姻九族就不用誅連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唐曉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曉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