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蟄202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英雄浴火,大明帝國一六一六,凌小蟄2025,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淚是沒有用的,男人的眼淚更是累贅垃圾。梁山崇尚鐵血,不喜歡眼淚。而徐玉管不了那么多了,不顧膠皮攔阻搗蔥般磕響頭,水泥渣嵌在額頭上扎出點點血跡。
“求部長救我徐家屯,求梁山救我徐家屯…”他現(xiàn)在唯一能為家鄉(xiāng)族人做的,最想做的,是把額頭磕出血來。頭磕得越響越盡心用力、血流得越多才越安心。
膠皮跺著腳奔出化工部往醫(yī)護所跑。帶著醫(yī)療箱回來時見徐玉還在搗蒜,額頭上血肉模糊,頻率越來越慢,他人已神智恍惚,終于‘咣當’一下昏厥倒地。
自己的臉面哪有愛人的性命要緊,天下再無比谷子的安危更重要的。曹少不管不顧了,死死擋住醫(yī)護所的門,堅決不讓谷子奔赴徐家屯出診,他大喊大叫道:“楊谷菡,你若死了叫我如何活!”
谷子哭求著,“大哥,你就讓谷子跟著穆姐姐一起去吧,我是醫(yī)生,懂得自我保護。”
“膠皮成天泡在細菌病毒窩里,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你呢,就你那微末的醫(yī)術(shù),醫(yī)不好人只會搭上自己性命。谷子啊,你可知道鼠疫的厲害!大哥說什么也不能讓你去送死!”
膠皮跺著腳,恨曹少情急之下失心瘋了,這種話怎么能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你領(lǐng)導家屬的命高貴,趕赴徐家屯的醫(yī)護和戰(zhàn)士們的命就低賤不值錢么,你讓同志們聽了怎么想!
一秒鐘都不能耽擱了,膠皮丟下谷子率隊出發(fā)。
徐家屯,3日內(nèi)又添20座新墳,60多人奄奄待斃。
徐氏宗祠。
180余染病之人集中于宗祠內(nèi),祠堂大門洞開,掛有刷著紅色十字的白布門簾。因人數(shù)眾多且時有新的病人抬進來,在祠堂兩天井上方撐起油布棚子以作臨時病房。
見過了徐家屯最高領(lǐng)袖、族長徐侃,方才明白混世魔王徐承為何被掃地出門9年而不敢踏進家門半步,也明白了當初老慕容為何對徐承心存忌憚,不敢下殺手。
徐承魔高一尺,自有道高一丈的大人物降得住他。徐侃,徐老爺子拄杖而立,他須發(fā)皆白、身形挺拔、骨格方大、肩寬體厚。青袍下圓口黑布鞋,走路風拂柳下盤極穩(wěn),手中老藤杖形同國王的權(quán)杖,顯示著權(quán)威而非用來助步。
他手中撥著念珠走上前來。
老頭比平常人高出一頭,和泰森比肩站著差不多長短。近了看,他臉頰消瘦、手掌寬大肉厚,手背上青筋突暴,見不到丁點老年斑??吹贸隼先思沂俏涔Ω呤郑舷胨贻p時一對拳頭不知放翻過多少好漢!老爺子說話聲音極沙?。骸傲炙玖顔T但能挽救徐氏眾生,徐氏與梁山永世修好聽任調(diào)遣?!?
有一種氣質(zhì)叫做英雄氣,有一種體態(tài)叫做仙風道骨。族長徐侃真真的英氣逼人,叫人頓生景仰。這種不怒而威的氣質(zhì)是經(jīng)過常年仙風傲骨浸潤修煉而成,裝是裝不來的。在這樣的人跟前,你能做的只能是恭順,一如裝滿了現(xiàn)代人優(yōu)越感的泰森、一如潑皮猴子徐承。
老爺子說話在道上,尊聲‘司令員’顯然認可了徐承的選擇,言語中對徐承的新東家既客氣又信任。泰森須回禮,醞釀好說辭回道:“數(shù)百里水路隔不斷徐家屯的英名,久仰徐氏族人百年行善積德,上天定饋以善報?!?
徐承紅著眼睛插話道:“族長仁義。病源本從施州商販而來,屯里大規(guī)模病發(fā)后,族長恐將瘟疫傳播別處,即令全村宵禁不與外人接觸。司令員,徐家屯3500人已經(jīng)死了497個。瘟疫太烈,染上便無藥可救,高燒不退,三日內(nèi)咳血而亡,極少能熬過的?!?
泰森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要向徐侃行一個秦漢時期的參禮,他深深一躬,說道:“老爺子高義!我們來此就為治病救人。徐老爺子,梁山必定盡心竭力助徐家屯渡此無妄之災?!?
泰森抱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下徐家屯的決心。因為徐侃,還因為徐達。泰森很尊敬大明戰(zhàn)神徐達,在對蒙古作戰(zhàn)中打出了漢人的尊嚴和氣勢,可與霍去病比肩的民族英雄。
徐侃環(huán)指四面八方道:“我這里傍山臨水,山貨水產(chǎn)取之不竭。我這里自先祖以來開良田三百余頃,家家余糧戶戶存銀??旎盍硕倌?,可謂無妄之福也。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天道輪回罷了,徐家屯該歷此一劫?!?
此話系大膽暗示。泰森聽不懂,徐承卻聽得明白,偷偷看向徐侃,眼神中滿是莫名驚詫。
仔細檢查了數(shù)例病患癥狀,膠皮走出祠堂來到泰森身邊點了下頭:“沒錯,就是肺鼠疫!”接著柳眉豎起,“帶上你的兵,把村里染病的全部集中到祠堂隔離。帶來的藥品不夠,派人趕快回去,把庫存鏈霉素全部帶過來。”
消毒藥水遠遠不夠用,徐承噴完最后一管,把噴筒狠狠扔在地上,蹲地上痛苦地撓著頭皮。
徐侃撿起噴筒,“孩子,莫隨意撒氣,這物事還有用。”
“祖爺爺,徐承知錯了。我當年給族人蒙羞,現(xiàn)在悔...”
“歷一難長一智,歷經(jīng)磨難方成人。你投梁山從軍是大出息,你父母泉下有知亦含笑安心,我也安心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凌小蟄202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凌小蟄2025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