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洛陽城下戰(zhàn)鼓催,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作家小郭,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昭驚得打翻酒壺,酒液在地圖上漫延,將“洛陽”二字泡得模糊。他望向窗外,只見宣陽門方向火光沖天,喊殺聲震耳欲聾。忽然,他想起郭淮臨終前的警告:“姜維善攻心,切勿小覷?!?
此時的宣陽門下,姜維騎著黑云馬,獨臂揮舞武侯劍,劍刃劈開魏軍的刀陣。他看見城樓上,鄧艾被鐵鏈綁在旗桿上,卻依然昂首挺胸?!班囀枯d!”姜維大喊,“還記得隴西之戰(zhàn)我說的話嗎?”
鄧艾遠遠望著他,忽然大笑:“伯約!某早知你有今日!”他用力掙脫鐵鏈,竟將旗桿拔起,當(dāng)作武器橫掃魏軍。司馬昭的親兵萬箭齊發(fā),箭矢卻在鄧艾身前寸寸斷裂——那是漢軍連弩手射出的麥麩箭,麥麩遇血膨脹,竟形成保護屏障。
姜維趁機沖入城門,武侯劍直指司馬昭的帥旗。旗手剛要揮旗,卻見旗繩早已被冰稻蟲咬斷,“晉”字旗緩緩落下,露出底下繡著的“漢”字——那是鄧艾提前命人繡在旗面的。
第四折 血戰(zhàn)于洛陽城門
宣陽門內(nèi)的巷戰(zhàn)持續(xù)到天明。姜維勒住黑云馬,獨臂擦去劍上的血跡,劍鋒在晨光中映出自己的倒影——甲胄破損,獨臂上的舊傷再次崩裂,血珠滴在馬鐙上,與武侯綸巾殘片的顏色融為一體。阿萊娜帶著狼族勇士沖過來,狼頭刀上掛著魏軍的首級,刀柄狼眼寶石卻蒙上了血霧。
“將軍,司馬昭退守宮城了,”她指著前方的宮墻,“那里有郭淮留下的‘甕城’,進去就出不來?!?
姜維抬頭望去,宮墻上的琉璃瓦在陽光下刺眼,檐角的走獸嘴里都含著銅鈴——那是郭淮設(shè)計的警報裝置。他忽然想起諸葛亮在《八陣圖》里寫的“虛虛實實,兵無常勢”,從懷里掏出個銅哨——那是當(dāng)年丞相親賜的“驚風(fēng)哨”,能吹出模仿萬馬奔騰的聲響。
“曹霖,”他將銅哨拋給少年,“帶著連弩手去宮城西側(cè),聽到哨聲就射東北角的風(fēng)鈴?!?
少年接過銅哨,指尖觸到哨口的牙印——那是諸葛亮常年吹奏留下的痕跡。他帶領(lǐng)連弩手繞到宮城西側(cè),見墻角堆著許多沙袋,袋口露出的竟全是麥麩?!皩④娬f得對,”他低聲對身邊的士兵說,“司馬昭果然把糧食藏在這里?!?
姜維見曹霖到位,猛地吹響驚風(fēng)哨。尖銳的哨聲劃破長空,竟真的引來無數(shù)飛鳥。與此同時,曹霖下令放箭,弩箭精準地射斷東北角的風(fēng)鈴。失去警報的宮城頓時大亂,姜維趁機率軍沖入甕城。
甕城內(nèi)果然如阿萊娜所說,巷道錯綜復(fù)雜。姜維剛踏入中心廣場,四周的房屋突然射出無數(shù)弩箭。他揮劍格擋,卻聽“咔嚓”一聲,武侯劍竟被弩箭削出個口子——那是郭淮用精鐵打造的“破甲箭”。
“姜維休走!”王欣從屋頂躍下,長槍直刺姜維面門。黑云馬人立而起,馬蹄踢中王欣手腕,長槍脫手飛出,竟插在廣場中央的石碑上。姜維這才看清,石碑上刻著“忠魂碑”三字,碑身布滿彈痕,顯然是久經(jīng)戰(zhàn)火。
“王欣,你可知這碑是何人所立?”姜維獨臂按在碑上,掌心血珠滲入彈痕,“這是當(dāng)年丞相第一次北伐時,隴西百姓為陣亡將士立的?!?
王欣一愣,隨即狂笑:“少廢話!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拔出腰間短刀,刀鞘上刻著郭淮的狼頭標記。阿萊娜突然從側(cè)面殺出,狼頭刀劈斷王欣的刀鞘,露出里面刻著的“漢”字——原來王欣的父親曾是漢軍士兵。
王欣見狀大驚,短刀落地。姜維趁機點中他的穴道:“告訴司馬昭,我在宮門口等他?!闭f罷,獨臂一揮,漢軍如潮水般涌出甕城。
宮門口,司馬昭早已擺好陣勢。他坐在由床弩改裝的戰(zhàn)車上,四周站滿虎賁營士兵,每人手中的長槍都涂著狼毒草汁。“姜維,”他舉起酒杯,“你我斗了這么多年,今日不如痛飲一杯?”
姜維翻身下馬,獨臂接過酒杯:“可以,不過我要換個杯子。”他從懷里掏出個陶碗,碗底刻著“漢”字,“這是我在沓中屯田時用的,裝酒才香?!?
司馬昭臉色鐵青,將酒倒入陶碗。酒液剛接觸碗底,竟冒出白氣——碗里涂著能解毒的冰稻蟲黏液。姜維一飲而盡,將碗砸在地上:“司馬昭,你輸了?!?
話音未落,宮墻后傳來震天的喊殺聲。鄧艾帶著舊部殺到,手中的旗桿挑落宮燈,火光中,“漢”字大旗冉冉升起。司馬昭驚恐地看著四周的虎賁營士兵紛紛倒戈,他們甲胄下露出的,全是“漢”字烙印。
第五折 忠義千秋照汗青
洛陽城破之日,秋雨終于停歇。姜維站在宮城之巔,獨臂扶著“忠魂碑”,望著初升的朝陽。碑身上的彈痕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那是他方才用鮮血染紅的。阿萊娜走來,狼皮裙上的冰稻穗已換成漢家的絲綢穗子,她將枚銅印遞給姜維——印文“漢大將軍”四字,是用司馬昭的虎頭印改刻的。
“將軍,”曹霖抱著捆文書跑來,文書上蓋著新刻的漢印,“這是洛陽百姓聯(lián)名寫的‘請戰(zhàn)書’,連八十歲的老太太都按了手印?!彼归_最上面的一張,指腹劃過血手印,“您看,這是賣胡餅的張大爺,去年洮西之戰(zhàn)他兒子被魏軍殺了?!?
姜維接過文書,獨臂微微顫抖。他想起諸葛亮在《后出師表》里寫的“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忽然轉(zhuǎn)身對阿萊娜說:“去把武侯綸巾拿來?!?
阿萊娜從懷中取出綸巾,殘片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姜維將綸巾系在“忠魂碑”上,風(fēng)吹動綸巾,竟在碑身投出諸葛亮的影子。他忽然拔出武侯劍,在碑后刻下“漢魂不熄”四字,劍刃劃過石碑的聲響,與當(dāng)年諸葛亮在祁山刻石時的聲音驚人相似。
“將軍,”鄧艾拄著旗桿走來,鐵鏈在地上拖出刺耳的聲響,“某有一請?!?
姜維轉(zhuǎn)身扶住他:“士載請講?!?
“請允許某戴罪立功,”鄧艾指著北方,“司馬昭余黨逃往鄴城,某熟悉那里的地形。”他頓了頓,從懷里掏出個木盒,“這是某多年收集的魏軍布防圖,一直等著交給真正的漢家將軍?!?
洛陽百姓聽說姜維要北伐,紛紛前來送行。賣胡餅的張大爺送來一筐胡餅,餅里夾著紙條:“將軍保重,老漢等著您凱旋?!蹦暧椎暮⑼瘋儎t送來麥穗,穗子上系著紅繩,那是他們母親連夜編的平安符。
出征那日,姜維騎著黑云馬,獨臂高舉“漢”字大旗。旗面在風(fēng)中獵獵作響,露出里面繡著的八陣圖。他回頭望向洛陽城,城墻上站滿百姓,他們揮舞著麥稈,喊著“漢家必勝”的口號。
“此去或許九死一生,”他對身邊的阿萊娜和曹霖說,“怕嗎?”
“不怕!”兩人異口同聲。
姜維笑了,獨臂一揮:“出發(fā)!”
大軍開拔時,天空突然下起麥粒般的細雨。姜維抬頭望去,只見無數(shù)麥芒在空中飛舞,竟組成了諸葛亮的綸巾形象。他知道,那是丞相在天有靈。
此后數(shù)年,姜維率軍北伐,收復(fù)了大片失地。他始終牢記諸葛亮的遺志,屯田練兵,安撫百姓,將漢家的火種重新點燃。直到晚年,他仍駐守在洛陽城頭,獨臂上的舊傷早已麻木,卻依然每天擦拭武侯劍,仿佛在等待著什么。
某天,夕陽如血,姜維站在城頭,望著北方的天際。他想起了諸葛亮,想起了鄧艾,想起了無數(shù)為漢家犧牲的將士。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熟悉的梆子聲,那是沓中屯田時的信號。
“丞相,”他喃喃自語,“伯約沒有辜負您的期望。”
說罷,他緩緩閉上了眼睛,獨臂依然緊握著武侯劍,劍尖指向北方,仿佛在告訴世人,漢家兒郎的忠義,永不熄滅。
多年后,人們在洛陽城頭為姜維立了座雕像。雕像中的他,獨臂握劍,目光堅定地望向北方。每當(dāng)麥熟時節(jié),雕像周圍就會飄起淡淡的麥香,仿佛在訴說著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和一段永不磨滅的忠義傳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作家小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小郭并收藏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