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依舊瀟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苗人治苗,三大征開局和萬歷一起改革大明,姐依舊瀟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嘩!”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一盆冰冷刺骨的水毫無征兆地潑在了楊朝棟的身上。這突如其來的刺激讓原本昏迷不醒的他猛地打了個寒顫,意識也逐漸恢復(fù)了過來。
他艱難地睜開雙眼,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身處城內(nèi)的某間屋子里。房間里的光線有些昏暗,隱約可以看到面前站著兩個人,一個是馬千乘,另一個則是一名陌生的年輕漢人將領(lǐng)。
楊朝棟定睛看了看馬千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憤恨之情。他冷哼一聲,毫不畏懼地說道:“要殺便殺,何必如此羞辱于我!”
據(jù)史書記載,楊朝棟此人不僅精通漢苗雙語,對火器的研究也頗有造詣。他所改進的“飛天噴筒”更是比戚繼光所記載的同類火器射程還要遠上 20 步。盡管脾氣有些暴躁,但他對手下的士兵卻相當(dāng)不錯,為人也十分仗義。
馬千乘自然對楊朝棟有所了解,畢竟兩人之間還有著親戚關(guān)系。楊朝棟雖然是楊應(yīng)龍的大兒子,但他既非楊應(yīng)龍正妻張氏所生,也不是楊應(yīng)龍最寵幸的田雌鳳之子,而是石柱馬家貢獻的侍女馬氏所生。
石柱馬家的土司正是馬千乘的家族。
而楊家呢,則在播州到重慶這一帶有著強大的勢力。由于楊家勢力龐大,很多小土司都不得不對其低頭,甚至還得定期給楊家上供侍女,這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定。
“你我之間,其實也算得上是親戚關(guān)系!你母親含辛茹苦將你養(yǎng)大成人,可你卻連個名分都不給她,還公然稱呼她為田雌鳳也娘,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氵@樣的行為,簡直就是不孝!”馬千乘義正言辭地斥責(zé)道。
接著,他又繼續(xù)說道:“不僅如此,你全然不顧麾下兩萬將士的生死,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不仁不義!而你自己呢,雖是苗人,可更是大明子民卻背叛朝廷,這種行為更是不忠!”
馬千乘冷哼一聲,毫不留情地對楊朝棟進行了批判:“你也算是個讀過書的人,可你這樣不忠不孝不義的人,居然還有臉自稱為英雄好漢?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面對馬千乘的指責(zé),楊朝棟氣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一直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可如今卻被馬千乘說得如此不堪,頓時氣的要昏死過去!
然而,馬千乘之所以沒有對楊朝棟斬草除根、趕盡殺絕,并非是他心存憐憫、心慈手軟,而是因為這完全是蕭如薰的意思。
以今人的視角來看,苗人同樣也是我華夏民族的一分子,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絕境,否則蕭如薰實在不愿意大開殺戒,殘殺過多的苗人。
畢竟,這與韃子或者倭寇不同,對于那些外敵,殺之而后快并不會在心中引起過多的負罪感和心理負擔(dān)。但苗人畢竟是自己的同胞,他們之所以會頻繁造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受到了一些心懷叵測的漢人長期欺壓,被逼得走投無路,實在是可憐可嘆!其中的緣由,明眼人自然都心知肚明。
改土歸流這一舉措,其意義遠非苗人那有限的土地和資源所能涵蓋。它所承載的,乃是整個華夏民族的統(tǒng)一與完整,以及各民族間的大融合。
在推行改土歸流的初始階段,僅僅依靠殺戮顯然并非良策。蕭如薰深知此理,遂與內(nèi)閣共同商議應(yīng)對之法。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他們一致認為,前期應(yīng)以“苗人治苗”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一方案不僅能充分發(fā)揮苗人自身的優(yōu)勢,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改土歸流帶來的緊張局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大征開局和萬歷一起改革大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姐依舊瀟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姐依舊瀟灑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歷一起改革大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