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 一窩蜂,大明:從監(jiān)國開始卷瘋全世界,糖醋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事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慶幸的是,時間還來得及,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從未缺少過創(chuàng)新的能力?!?
原紀綱府邸前,朱瞻基的馬車緩緩停了下來。
看著昔日氣勢非凡的宅院如今已成為他的別院,朱瞻基的眼神中透出一絲感慨。
二十名從軍械局調來的工匠早已得知朱瞻基將至,馬車剛停下,他們便爭先恐后地迎上前施禮道:
“參見太孫殿下!”
朱瞻基看著眼前的這些“珍寶”,臉上浮現(xiàn)出溫暖的笑容,上前扶起一名工匠后說道:“不必多禮?!?
一夜未眠的工匠們見到朱瞻基這般平易近人的模樣,心中的緊張也消散了不少,紛紛起身致謝:
“謝太孫殿下。”
朱瞻基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掠過,并未多做寒暄,而是直入主題問道:“你們之中,誰對火器最為熟悉?”
朱瞻基話音剛落,大多數(shù)人的目光不自覺地集中在人群中一位四十余歲的中年男子身上。
“你叫什么名字?”
注意到眾人的反應,朱瞻基也將目光投向那人,問道。
聽聞朱瞻基發(fā)問,中年男子神情微驚,忙行禮答道:“回稟殿下,小人姓趙名準?!?
“趙準,好名字,希望你造出來的火器也能像你的名字一樣精準。”
朱瞻基笑著揮了揮手讓他免禮后,接著問:“能否給我講講,目前你們能造出的最好的火器是什么?”
“最好的火器………”
朱瞻基問起,趙準陷入思索,其他工匠也跟著認真考慮起來。
片刻之后,趙準才開口回答:
“回稟太孫殿下,依我看,眼下最好的火器應當是‘一窩蜂’?!?
“一窩蜂?”
朱瞻基對此名稱感到有些意外。
趙準連忙解釋道:“回稟太孫殿下,一窩蜂其實是一種火箭,它是基于火弩流星箭改良而來的,因其一次能發(fā)射三十二支箭,比火弩流星箭多得多,且形狀猶如蜂巢,因此得名。
當年靖難之時,皇祖父便已采用過此類武器?!?
這不就是后世多管火箭炮的雛形嘛?
朱瞻基聽完趙準的解說,臉上浮現(xiàn)一抹奇異之色。
后世中,這玩意兒的作用可是相當重要,尤其是火箭炮配上皮卡車,那簡直就是經(jīng)典之作啊。
價格低廉、機動性強且*力不差,曾讓某個國家感到困惑不解。
即便這個時代還未出現(xiàn)皮卡,但馬車依然隨處可見。
想到這里,朱瞻基開口問:“威力如何?”
趙準搖搖頭:“由于火箭數(shù)量增加,整體威力有限,不過用于威懾敵人卻非常合適?!?
朱瞻基聽完也不禁跟著搖頭,心里明白問題或許出在*上。
這也是早期火器無法完全替代*的主要原因。
當時*配方較為原始,威力受限。
若想提升威力,就得增加*用量,但這樣會導致裝填時間變長。
為增強威力,火器體積勢必增大,重量上升,靈活性也就隨之下降。
就像這款“一窩蜂”
火箭炮,雖是創(chuàng)新之舉,但由于*威力不足,火箭本身的威力也被削弱,整體性能打了折扣。
要是能把這類裝置結合現(xiàn)代火箭炮與皮卡的設計裝在馬車上,雖然精準度可能稍遜,但在追擊戰(zhàn)或巷戰(zhàn)中,這無疑將是絕佳的利器。
可問題是,朱瞻基對此也束手無策,他記得的*配方不多,其實也屬于最原始的那種。
與當時流行的配方相比,不見得會有太大進步。
想到這些,朱瞻基意識到再探討下去也無濟于事,*威力的問題不解決,一切構想都是紙上談兵。
站在一旁的趙準不知太孫殿下心中所思,看到朱瞻基面露失望之色,立刻又緊張地推薦了幾款威力強勁的火器。
有單管、雙管、三管火銃,口徑各異的巨炮,甚至還有傳說中的“轟天雷”,能在水面飛行數(shù)里還能二次發(fā)射的“火龍出水”,以及被稱為古代捆綁式火箭始祖的“神火飛鴉”
。
朱瞻基聽得目瞪口呆,不得不承認大明在火器研發(fā)方面確實令人欽佩。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不僅*本身存在局限,就連火器材質大多為銅制,甚至直接使用竹子,尤其是火炮,反而更偏愛輕便型的*火炮。
炮彈種類繁多,有石彈、鐵彈等,唯獨缺少開花彈。
當趙準將大明現(xiàn)有的火器裝備講解得差不多時,朱瞻基才勉強按捺住追問更多知識的欲望。
他從懷中摸索片刻,拿出一張事先備好的紙遞給趙準。
“你看這樣子的火銃,你們能不能造出來?”
趙準下意識接過來,不敢怠慢太孫的囑托,立刻認真審視。
紙上畫著一幅他非常熟悉的火銃設計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從監(jiān)國開始卷瘋全世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糖醋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糖醋人并收藏大明:從監(jiān)國開始卷瘋全世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