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愛上玉米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仙泉野菜擺地攤,小師妹收手吧,修仙界都被你買了,橙汁愛上玉米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買鍋碗瓢盆要錢。
買米買菜要錢。
連雇傭山下農(nóng)婦幫忙都要先付定金。
可賬上,連一枚完整的下品靈石都找不出來。
林小花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飄向窗外。
越過破敗的院墻,是連綿起伏的山巒。
晨曦為山脊勾勒出模糊的金邊,大部分山體仍籠罩在青灰色的薄霧里,顯得有些荒涼。
但那片荒涼中,似乎又潛藏著某種不易察覺的生機。
縹緲仙宗的后山。
據(jù)說那里靈氣稀薄,只有些不成氣候的雜草野樹。
【固定資產(chǎn)盤點…好像漏了點什么。】
林小花眼中閃過一絲微光。
“石頭,木頭?!?
那兩個被點名的外門師弟,一個叫石頭,一個叫木頭,果然人如其名,杵在那里,臉上寫滿了不知所措。
她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干脆。
“跟我走?!?
兩個少年對視一眼,雖然滿心疑惑,卻還是老老實實地跟上了。
通往后山的路幾乎被荒草淹沒,顯然很久沒人走過了。
潮濕的泥土氣息混合著腐葉的味道,鉆入鼻腔。
林小花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仔細(xì)觀察著周圍。
所謂的“雜草”,在她這個前世偶爾研究過養(yǎng)生知識的人眼里,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
“停?!?
她蹲下身,撥開一叢半人高的野草,露出下面幾株葉片肥厚、邊緣帶著細(xì)密絨毛的綠色植物。她仔細(xì)觀察著,腦海中模糊的記憶碎片閃過,似乎與前世某種草藥對應(yīng),又有些不同。
她嘗試性地回憶原主的記憶,一個模糊的名字【清靈草】浮現(xiàn)出來,伴隨著零星的描述:“低階靈草,蘊含微弱靈氣……”看來就是這個了?!?
她又指向旁邊一株開著淡紫色小花的植物。
【紫蘇草,年份不足,靈氣微弱,但氣味清香,可入藥,亦可作調(diào)味。】
還有那邊,不起眼的灰色根莖…
【土茯苓,年份太淺,藥力不足,但勝在量多,煮水喝能利濕解毒?!?
林小花的心跳微微加速。
這些在修仙者看來如同廢柴、連采摘都嫌浪費時間的低階靈植,對于山下那些為生計奔波的凡人來說,或許就是難得的“好東西”。
她抬頭看向石頭和木頭。
“認(rèn)識這些嗎?”
石頭撓撓頭。
“好像…是些沒用的野草?”
木頭老實點頭。
“嗯,靈田里長出來都要拔掉的。”
林小花嘆了口氣,果然不能指望這群土著。
【知識就是力量,信息差就是財富密碼?!?
“從現(xiàn)在起,它們不是野草?!?
林小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它們是我們的啟動資金?!?
她開始耐心地教兩個師弟辨認(rèn)這幾種最常見、也相對安全的“野菜”。
“記住它們的特征,葉子形狀,花朵顏色,根莖氣味…”
“只采摘我指定的這幾種,其他的不要碰。”
石頭和木頭雖然不理解,但看著林小花認(rèn)真的神情,還是努力地記憶著。
很快,三人就來到后山深處那口據(jù)說沒什么用的山泉旁。
泉水從石縫中汩汩流出,匯聚成一汪小潭,水質(zhì)清澈見底,幾尾小魚在水底悠閑游弋。
林小花掬起一捧水,送到唇邊嘗了嘗。
入口甘甜清冽,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似乎真的比山下普通的水要好喝一些。
【蘊含極其微弱的靈氣,對修士幾乎無用,但對凡人…長期飲用,或許真有點延年益壽的效果?】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成型。
“去找些干凈的竹筒或者葫蘆來?!?
林小花吩咐道。
“越多越好。”
石頭和木頭不明所以,但還是聽話地在附近搜尋起來。
宗門雖然破敗,但廢棄的東西還是不少。
很快,他們就找來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舊竹筒和幾個干癟的葫蘆。
在林小花的指揮下,兩人仔細(xì)地將竹筒和葫蘆清洗干凈。
然后,小心翼翼地將清冽的泉水灌滿。
林小花又找來幾張粗糙的草紙,用木炭寫上歪歪扭扭的三個字——“縹緲甘泉”。
她將“標(biāo)簽”用草繩系在竹筒和葫蘆上。
看著眼前這些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產(chǎn)品”,林小花深吸一口氣。
野菜,被她重新定義為“靈蔬”。
山泉,被她包裝成“甘泉”。
【第一步,產(chǎn)品定位與包裝。完成?!?
“走,下山?!?
帶著采摘好的“靈蔬”和灌滿水的“縹緲甘泉”,三人再次踏上了下山的路。
山下的小鎮(zhèn)集市,人聲鼎沸。
賣油條的小販吆喝著,貨郎搖著撥浪鼓,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當(dāng)林小花帶著石頭和木頭,在集市角落鋪開一塊破布,擺上那些野菜和泉水時,立刻吸引了不少奇異的目光。
“咦?這不是縹緲仙宗的弟子嗎?”
“仙長也下山賣野菜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小師妹收手吧,修仙界都被你買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橙汁愛上玉米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橙汁愛上玉米花并收藏小師妹收手吧,修仙界都被你買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