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
朱翊鈞抬起頭,目光掃了一圈,會場上剛剛響起的竊竊議論聲,馬上消停,會場變得非常安靜。</p>
戚繼光滿臉通紅,在座位上坐立難安。</p>
眾人也有點明白,他為何坐在海瑞的左手邊第一位。</p>
可是這嚴重違反祖制.</p>
祖制?</p>
千萬不要提祖制。</p>
這個詞在皇上面前根本不管用,還會招來一頓譏諷。</p>
皇上的譏諷,千金難買,然后你這輩子仕途到此為止。</p>
沒錯,皇上雖然雄才偉略,豐功偉業(yè)已經(jīng)超越太祖,但他有時候心眼確實小,完全傳承他睚眥必報的皇祖父,世宗皇帝。</p>
朱翊鈞把眾人各色各樣的眼神看在眼里,徐徐開口。</p>
“沒錯,當初朕做這個決定時,戚繼光是極力推辭,其他幾位重臣也不贊同,還提出了前宋狄青的例子。</p>
不過朕要說的是,朕不是宋仁宗,戚繼光不是狄青,因為他倆給我們君臣提鞋都不配!”</p>
在場所有的人,沒有一人認為朱翊鈞是大言不慚。</p>
而今大明的疆域,西至玄河、咸海一帶,北至北冰洋,南至炎州群島,再加上鼎洲、艮洲和巽洲,以及大南洋上占領的海外領地,都已經(jīng)超出前元。</p>
其中陸地上的疆域,大部分是戚繼光帶著大明陸軍打下來的。</p>
要是有人拿宋仁宗和狄青來跟朱翊鈞和戚繼光比,那真的是碰瓷!</p>
赤裸裸的碰瓷!</p>
朱翊鈞右手向后一招,祁言帶著兩個小內(nèi)侍,把他身后墻面上的幕布拉開,露出“大明一統(tǒng)山海輿圖”。</p>
那紅色粗壯的邊境線,在地圖上圍出一大塊疆域來,還有黃色的海外領地疆域邊界線,幾乎占據(jù)整個世界地圖的一半。</p>
朱翊鈞指著身后的地圖說:“看到了嗎?這么大一片疆域,其中有多少是戚卿領著大明陸軍打下來的,又有多少是大明海軍占領的?</p>
如此不世之功,朕連一個資政大學士名額都不舍得,世人和后人如何評價朕?</p>
刻薄寡恩!</p>
所以朕必須要讓戚繼光進資政局,以為資政大學士。而且朕在這里說了,五年后,接替戚繼光為資政大學士的是大明海軍主官。”</p>
朱翊鈞目光一掃眾人。</p>
朕的話說完,誰贊同,誰反對?</p>
會場上鴉雀無聲,寂靜中只聽到眾人輕輕的呼吸聲。</p>
過了半分鐘,譚綸開口道:“臣附議圣意!”</p>
張居正、海瑞、王崇古相繼開口:“臣附議圣意!”</p>
會場上接連響起了眾臣的聲音:“臣附議圣意!”</p>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p>
強盛一時的武將勛貴,為什么在英宗時,突然在土木堡被坑得元氣大傷?</p>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仁宣宗在完善內(nèi)廷和內(nèi)閣并重時,完全把武將勛貴丟到了一邊。他們被逐漸排斥在軍國大事的決策圈之外。</p>
日常軍國大事都是內(nèi)閣票擬,外加司禮監(jiān)批紅,聯(lián)手處置,根本沒給武將勛貴們一點機會。</p>
這種被排斥出決策圈的后果非常嚴重,高級將領銓事安排你插不上嘴,九邊戎政方略你說不上話,邊關戰(zhàn)事功賞過罰你做不了主</p>
完全是被動模式,被文官們指使得團團轉。</p>
土木堡之役,二十多萬大軍,三天之內(nèi)全部出動。</p>
自己親自主持編練出來的新明軍都做不到。</p>
這會引起多大的亂子,造成多大的后果,稍微有點經(jīng)驗的將領都非常清楚??墒撬麄冋f了不算,或者說,他們的聲音根本沒人在乎。</p>
這口鍋,王振的閹黨可背不動。</p>
正德年間劉瑾號稱立皇帝,也沒有能力調(diào)動二十多萬軍隊。</p>
這事只有內(nèi)閣,外加掌握著京營、邊軍糧餉軍械和獎罰權的巡撫,兩者聯(lián)手才能辦到。</p>
土木堡一役,直接把閹黨和武將勛貴坑進去了,罪名還讓王振這個憨憨背了。</p>
皇帝也陷進去了?</p>
無所謂了,再立一個就是了。</p>
為了避免文官又一家獨大,朱翊鈞一定要把武將勛貴代表放進資政局里,讓他們參與到軍國大事的決策中來。</p>
他們可以不出聲,但是不能不知道。</p>
現(xiàn)在是大明開疆拓土的黃金時代,讓軍方代表進入到資政局里,成為資政大學士之一,既是一種獎勵,也可以讓大明的許多資源能夠為之服務。</p>
戚繼光被定為資政大學士,接任譚綸后,許多大臣心里開始盤算。</p>
王一鶚怎么辦?</p>
這位內(nèi)定總戎政使的新秀,放在哪里?</p>
要是放在內(nèi)閣,那如日中天的潘應龍又怎么辦?</p>
皇上如何擺平這碗水?</p>
朱翊鈞接下來的話,也逐漸揭開眾人的疑惑。</p>
“朕在考慮新一屆內(nèi)閣時,非??鄲?。</p>
為什么苦惱?</p>
不是無人可用,而是人才濟濟,個個皆宰輔之才,朕不知道該選誰了。</p>
王一鶚,剛毅果敢,通達干練,文治武功,皆有建樹。</p>
潘應龍,機敏謹慎,膽大心細,尤其擅長經(jīng)濟,頗有政績。</p>
選誰,朕選誰?”</p>
眾臣也忍不住點頭,是啊,兩人才干皆在仲伯之間,誰上去接任張居正,都能成為一代名相。</p>
“朕左思右想,委決不下,干脆分別與兩位細談,闡明朕的意思,問問他倆的意見。</p>
最后潘鳳梧對朕說,臣資歷、才干不及子薦先生,接任內(nèi)閣總理者,子薦當仁不讓?!?lt;/p>
朱翊鈞點頭贊許,“高風亮節(jié)?。▲P梧高風亮節(jié)。如此謙遜,朕心甚慰?!?lt;/p>
眾臣心里清楚,潘應龍不見得如此高風亮節(jié),有可能是皇上說服了他,才接受此安排。</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