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黨爭,爭的是公利而非私利”</p></p>
張居正若有所思,問道:“陛下,何為公利,何為私利?”“張師傅是湖北江陵人,你為湖廣父老鄉(xiāng)親奔走疾呼,是公利。朝廷規(guī)劃水利工程,疏浚河道,修建直道,張師傅為湖廣爭取到更多的項目預(yù)算,是公利!”</p></p>
現(xiàn)階段對官員的要求不能太高,能全心全力為家鄉(xiāng)父老謀利,已經(jīng)算是好官了。</p></p>
看到大家都明白了,朱翊鈞繼續(xù)說道:“吏治改革,考成法只是手段之一,我們本質(zhì)上要打破朕剛才說的大圈套小圈,小圈各行其是,只對圈心負責(zé)的陋習(xí)?!?lt;/p></p>
張居正問道:“還請陛下明示?!?lt;/p></p>
“你們可以有圈子,但是所有的官吏都必須對《國律》負責(zé)!”</p></p>
“對國律負責(zé)?”</p></p>
四人猛地明白,皇上所說的《國律》,是以前的《吏律》,主要內(nèi)容是國制機構(gòu),以及吏律的官吏選任、職責(zé)、違法亂紀定義和懲罰等內(nèi)容。</p></p>
張居正眼睛一亮:“皇上所言的意思,國律定下官制和職責(zé),上下官吏平日行事時,可以拉幫結(jié)派,可以組成一個個小圈子。</p></p>
但是你必須盡到《國律》中規(guī)定的職責(zé),辦好上司交辦的差事。否則的話,不管你大圈小圈,以《國律》嚴懲之?!?lt;/p></p>
“以制管人,以法治國?!?lt;/p></p>
朱翊鈞不大的聲音,在胡宗憲四人耳邊卻像是焦雷炸開。</p></p>
從古到今,多的是人治,少的是法治。尤其是程朱理學(xué)大盛后的前宋和國朝,提治國必是人治。只有人治才是德治,才能行仁政。</p></p>
法治是法家卑劣粗鄙之法,冷酷無情、害民禍國。</p></p>
楊金水看著四位名臣目瞪口呆的樣子,心里嘿嘿一笑,終于知道皇上的厲害了吧,慢慢來,還有讓你們更加驚喜的在后面。</p></p>
他起身為朱翊鈞和胡宗憲四人換上熱的新茶。</p></p>
今日被朱翊鈞召來參加這樣重要的會議,楊金水這些日子惶然的心情被一掃而空。</p></p>
二月初一朝會,也是皇上的登基大典,高拱那一出,怎么看都十分丑陋拙劣。楊金水知道,高大胡子的仕途完蛋了。</p></p>
唉,自己怎么攤上這么個豬隊友?</p></p>
自己配高拱,馮保配張居正?;噬夏鞘且粔K瘦肉搭一塊肥肉。</p></p>
倒臺是暫時無虞,可是也跟著前途暗淡??!</p></p>
內(nèi)廷老祖宗之爭,自己就落于下風(fēng)了。</p></p>
這些日子,楊金水心里十分煩躁,日夜憂慮。</p></p>
今天突然被召到西苑來,楊金水還很忐忑。</p></p>
可是看到與會者,心情大好,尤其是看到競爭對手馮保都沒資格參加。</p></p>
他很快想明白了,自己在皇上心里,還屬于核心的近臣。</p></p>
楊金水心情瞬間大好。</p></p>
但是他也牢記自己的身份,多聽多想少說。</p></p>
朱翊鈞端起楊金水換的新茶,輕抿了一口,繼續(xù)說道。</p></p>
“那些大儒,對法治談虎色變,動不動就是說仁政德治,其實就是人治。</p></p>
為何?</p></p>
因為衡量是非對錯的道德標準掌握在他們手里,時而高聳入云,時而低陷谷底,主打的就是寬己嚴人,靈活機動。</p></p>
現(xiàn)在朕要欽定律法條例,以為治國準繩,關(guān)鍵是抓住是非對錯的標準?!?lt;/p></p>
四人心里一凜,抓住是非對錯的標準。這一招又準又狠啊。</p></p>
“法治,說是法治,不管律法條例多么得完善,執(zhí)行的還是人,說到底還是人治??呻逓楹芜€要堅持以制管人,以法治國?</p></p>
萬事有衡。管人治國,總得有個標準,不能事事由朕來評判裁定。朕先把是非對錯的標準定好,你們施政理事,就按照這個標準去比,做得好就是好,做得不好就是不好。</p></p>
以前都察院是監(jiān)察機構(gòu)”</p></p>
趙貞吉聽到朱翊鈞聽到都察院,眼睛一亮。</p></p>
“說是風(fēng)聞言事,互相彈劾,查實屬實者嘉獎,不實者不罰。居然還是廣開言路的典范。朕覺得著實可笑。</p></p>
道德是每個人主觀評判,對別人是罪大惡極,絕不寬恕。跟自己相關(guān)就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p></p>
久而久之就成了黨爭攻訐,卻跟除弊糾錯毫無關(guān)系了,脫離了監(jiān)察本責(zé)?!?lt;/p></p>
趙貞吉問道:“陛下圣明,臣也覺得都察院行使監(jiān)察權(quán),當(dāng)以律法條例為準繩,對則宣揚,錯則糾劾。”</p></p>
“大洲先生說得對。都察院行使監(jiān)察權(quán),是替朕,代朝廷守住最重要的一道大門,律法條例就是開啟這扇大門的鑰匙?!?lt;/p></p>
胡宗憲忍不住問道:“陛下,以律法條例為準繩,可是我朝的律法條例,有些粗糙?!?lt;/p></p>
何止是粗糙,簡直是粗獷!</p></p>
可是到如今,事實上不知改了多少。</p></p>
于是沿襲的祖制,歷代皇帝改來改去的律法,混在一起,就跟一大團麻花一樣。對于文官們來說,方便渾水摸魚。</p></p>
遇到什么事,發(fā)揮特長,在故紙堆里使勁地找,找到利于他們的條款,這是祖制啊,必須遵循。</p></p>
旁人包括皇帝都只能干瞪眼。</p></p>
在故紙堆里尋章摘句,誰干得這些進士出身的翰林文官們??!</p></p>
朱翊鈞說道:“汝貞先生說得是,所以我們必須要改。</p></p>
先皇登大寶之初,朕以太子之位秉政,讓人整理編修大明律法,編為《憲》、《國》、《民》、《刑》、《商》、《范》六律,三年過去,只完成了一小部分。</p></p>
以制管人,以法治國,就得先有法制。六律就是律法條例。朕即位后,決定加快編寫。</p></p>
正好內(nèi)閣、六部諸寺總辭職,朕請石麓公專職編修六律。</p></p>
專設(shè)律政院,請石麓公總領(lǐng)院事,領(lǐng)著一眾律政大夫,專心編修六律。</p></p>
石麓公淵學(xué)宏才、中正持平,志切協(xié)恭、誠存體國。為元輔時,上成君德,中協(xié)寮友,下輯庶司,寅恭匪懈,默輔升平之治?!?lt;/p></p>
怎么?</p></p>
還給他專設(shè)了一個律政院,專事編修六律。</p></p>
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p></p>
前元輔辭職后,一般都是告老還鄉(xiāng),嚴嵩、徐階等人都是如此。李春芳卻被留在京城里。</p></p>
這個消息過于震撼,眾人一時反應(yīng)不過來。</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