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譚綸、張居正和趙貞吉三人,不明就里,好奇地看著眼前的這個稀罕物,左右打量著。</p></p>
這是什么啊?“這是兩樣好東西,都是西班牙人送給我們的?!敝祚粹x指著眼前的東西。</p></p>
“這是玉米,這是紅薯。都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陸,也就是艮巽洲發(fā)現(xiàn)的,帶回他們的西班牙,發(fā)現(xiàn)這兩樣?xùn)|西不僅能吃管飽,還特別耐旱不挑水土,產(chǎn)量特別高,尤其是這個紅薯,給點水土和陽光,就瘋長。</p></p>
西班牙人做過實驗,在他們本土貧瘠一點的土地上,紅薯畝產(chǎn)三千斤左右。在蘇祿島一帶,畝產(chǎn)直接可以達(dá)到六千斤到八千斤?!?lt;/p></p>
張居正三人大吃一驚,忍不住拿起這個深褐色,看上去不起眼的東西。</p></p>
三千到八千斤,畝產(chǎn)這么高?</p></p>
“這玉米產(chǎn)量要低些,一畝在一千斤左右。但它的優(yōu)點是耐旱,最適合苦旱的西北。”</p></p>
畝產(chǎn)一千斤?</p></p>
畝產(chǎn)一千斤你還嫌少,太嘚瑟了吧!</p></p>
朱翊鈞繼續(xù)說道:“紅薯被西班牙人當(dāng)成了寶貝,被宿務(wù)城種下后,嚴(yán)禁土著和外人接近。不過他們被我們朱雀水師一窩端,這寶貝也歸我們了。</p></p>
胡公從南海凱旋歸來,帶回了這兩樣?xùn)|西,朕十分高興,有這兩樣農(nóng)作物,比克復(fù)呂宋蘇祿島還要重要。</p></p>
玉米和紅薯都是寶貝啊,田間山壟,稍微有點土地就能種下去,可以給人吃,也可以用來釀酒,節(jié)省大量的稻米糧食。</p></p>
朕已經(jīng)叫農(nóng)種所好生種植這兩樣作物,育選良種,然后在各地推廣。來,大家嘗一嘗,看看口味如何?”</p></p>
在朱翊鈞的帶領(lǐng)下,眾人開始品嘗起大明第一批玉米和紅薯。</p></p>
味道淡甜,肯定跟后世經(jīng)過數(shù)十上百代擇優(yōu)培育的玉米和紅薯,在口味上有著截然不同,但是猛地一吃,覺得還算可口。</p></p>
“想不到西夷帶來了這么多好作物。先是辣椒,現(xiàn)在又是玉米和紅薯。果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lt;/p></p>
“陛下叫我們放眼天下,圣明之言。不拘于一地一隅,廣收天下之良物以養(yǎng)大明萬民?!?lt;/p></p>
現(xiàn)在天下變成了世界,更加大了,傳進(jìn)來的好東西也越來越多。”</p></p>
朱翊鈞點點頭:“是的,我們就是要海納百川。玉米,朕查過文獻(xiàn),說正德年間的《潁州志》有記載,朕覺得不大對。</p></p>
西夷人傳到南海,再從沿海傳到河南潁州,沒有傳得那么快。</p></p>
嘉靖三十九年,《平?jīng)龈尽酚蓄愃朴涊d,朕覺得有點靠譜。玉米適合西北耕種,可能有識之士帶了些良種去那里試種?!?lt;/p></p>
玉米、紅薯、土豆,度荒三大寶,只差一個土豆了。希望李超帶著青龍水師這次遠(yuǎn)征艮巽洲,能夠帶回來。</p></p>
湊齊了可能召喚出護(hù)國神龍。</p></p>
有這三大寶貝加持,再加上興修水利的經(jīng)營,再過幾十年,北方連續(xù)十年的干旱,完全能熬過去。</p></p>
只要能把六十年后的小冰川期高峰熬過去,大明就能揚帆破浪,一直沖到第一和第二賽季。</p></p>
吃完新鮮的玉米和紅薯,又繼續(xù)吃完分餐的午膳,朱翊鈞先放下碗筷,喝了幾口溫茶漱口。</p></p>
胡宗憲五人也陸續(xù)吃完,自有內(nèi)侍奉上茶杯,端上銅盆,讓他們漱口。</p></p>
“好了,吃飽了,諸卿陪朕出去走走,消食,再聊聊天?!?lt;/p></p>
“是?!?lt;/p></p>
眾人都是西苑近臣,早就習(xí)慣了朱翊鈞的這個習(xí)慣。</p></p>
此時的西苑,樹枝抽芽,點點翠綠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散布各處,越來越多。</p></p>
種植的桃樹、梨樹,有的樹枝上可以看到著急的花苞。</p></p>
或許再過幾日,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p></p>
再看湖面,碧波蕩漾,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在春日下閃著迷人的光彩。</p></p>
幾只鴛鴦和鴨子在湖面上游蕩著。飛來飛去的仙鶴、鴻雁不敢養(yǎng),這些飛不遠(yuǎn)的“土著”禽類,可以養(yǎng)一養(yǎng)。</p></p>
“春天,終于來了。諸卿,我們也到了大展手腳的時候了。張師傅,說說,你一直籌劃的新政全面改革?!?lt;/p></p>
聽到朱翊鈞點名,張居正馬上說道:“陛下,諸位先生,我朝弊端,大家都知道。</p></p>
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因為土地侵占隱漏,人口逃亡流失,戶田二籍混亂失真,使得豪民有田無糧,窮民攤派受病,于是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病實在此。</p></p>
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是新政改革的第一步。正如陛下此前所言,不把大明的家底摸清楚,沒法進(jìn)行下一步的改革。</p></p>
只是清丈田地、普查人口的進(jìn)展太緩慢了。兩年多下來,三分之一都沒有清丈普查完結(jié)。除了主持者決心之外,宗藩、世家和吏治也是大問題。</p></p>
隆慶三年,陛下行雷霆手段,削藩除弊,封查世家,兩大頑癥一被消除,一被壓制?,F(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吏治?!?lt;/p></p>
張居正對新政改革反復(fù)推敲了不知道多少次。</p></p>
今日朱翊鈞一問,侃侃而言,猶如春汛的長江水,奔流不息。</p></p>
“臣的本意,一是吏治,二是財稅,雙管齊下,相輔相成,才能以吏促稅,以財管吏”</p></p>
張居正一口氣講了近一個小時,期間胡宗憲、趙貞吉、譚綸提出了不少問題。</p></p>
三位都是精通時政的能臣,提出的問題都一針見血,張居正的回答,也讓三位非常滿意。就算有些問題一時沒法給出答案,張居正也會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這讓三人不由地刮目相看。</p></p>
胡宗憲四人互相之間溝通得七七八八,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轉(zhuǎn)到朱翊鈞身上。</p></p>
他雙手籠在袖子里,站在亭子靠欄桿處,聽著四人的交談,眼睛看著湖面。</p></p>
“大明的春天來了。張師傅、趙師傅、胡公、譚公,朕先在這里跟你們交個底.”</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