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敵在柳河,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州鎮(zhèn)總兵府駐地三屯營。</p>
一隊騎兵急速奔來,在衛(wèi)城外停下,守軍軍官上前勘驗腰牌、文書,然后轉身進去稟告。</p>
等了一刻鐘,一位軍官帶著幾個隨從匆匆騎馬出來,拱手對著騎兵隊伍中的一位文士說道:“文長先生,譚軍門正在等你?!?lt;/p>
“好!”</p>
一行人進了衛(wèi)城城門,穿過塵土飛揚的土路,一直來到總兵府門前。</p>
徐渭翻身下馬,把韁繩丟給衛(wèi)兵,跟著軍官急匆匆進了府門。</p>
一路穿堂過廊,來到簽押房里,身穿緋袍官服的譚綸背著手在屋中焦急地走動著。</p>
看到徐渭走進來,連忙上前,挽著他拱手作揖的雙手。</p>
“文長先生,不必客氣,我可算是把你等來了。”</p>
兩人坐下,仆人端上熱茶離開后,譚綸直奔主題。</p>
“戚總兵和張參將帶著六千新軍營出了馬蘭峪關口,沿著道路北上,預計此時已經到了白馬川,靠近柳河一帶。”</p>
徐渭眉頭微微一皺:“過了柳河再北上,就是哈剌兀素部的地盤。辛愛要動手,應該會在柳河以南動手了。這么說,戚總兵現(xiàn)在可能遇敵了?”</p>
譚綸一臉焦慮地答道:“對!現(xiàn)在戚總兵和張參將所領的六千新軍營,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飛在關外,是生是死,懸啊。</p>
文長先生啊,元敬他們這次出兵,讓我的心懸起來了,懸得高高的。此前在東南剿倭,再兇險的戰(zhàn)事,我都沒有這么心懸過。”</p>
徐渭也長嘆一口氣,點頭表示理解。</p>
“東南剿倭,打著打著,我們越打越有信心。倭寇海賊,不過如此。但是北虜,我們卻是第一次打,心里沒底。</p>
東南剿倭,大海茫茫,我們要找到倭寇,難。倭寇要找到我們,也難。關外漠南就不同,茫茫草原,卻是北虜的家。我們找他們,難。北虜找我們,卻容易。”</p>
譚綸看了徐渭一眼,補充道:“文長先生,還有一個原因,伱不愿點破?!?lt;/p>
徐渭捋了捋胡須,長嘆一聲:“我知道,是太孫殿下。</p>
這次計劃,是殿下一力推行。前次召我們議事,提出這個計劃,你我都不贊同,覺得過于冒險。元敬贊同了,還毛遂自薦,領兵出關,以為誘餌。</p>
此仗一旦戰(zhàn)敗,不僅僅是元敬和他六千新軍營全軍覆沒的事。敗訊一旦傳回京城,那些文官御史們一深究,擅自出兵,妄開邊釁,這兩個罪名,子理是逃不掉的。</p>
不過你放心,太孫殿下不會推辭責任的?!?lt;/p>
譚綸擺擺手,堅決地說道:“軍令是我這個薊遼總督下的,我譚子理還沒有無擔當到需要太孫殿下來幫我分擔責任。</p>
一干責任,我譚子理一肩擔下了,是死是活,在我下達軍令時,已經拋之腦后。</p>
大明天子守國門!守的是恥辱??!太孫殿下這句話,如同暮鼓晨鐘,狠狠地敲響了我。</p>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p>
打破大明這個百年宿命,就從我譚綸開始。</p>
如果我和戚元敬這次失敗了,文長,你和汝貞、仁甫(劉燾)、子忠(曹邦輔)在北征成功,不再讓我大明天子守國門時,記得告祭我和元敬!”</p>
徐渭熱淚盈眶,挽著譚綸的手,千言萬語,全堵在喉嚨,怎么也說不出一個字來。</p>
“報!”</p>
有軍官在門口稟告。</p>
譚綸幾個健步沖過去,拉開房門,大聲問道:“何事?”</p>
“邊關哨樓發(fā)現(xiàn),白馬川方向騰起黑煙,總數三股!”</p>
譚綸深吸一口氣,臉色在那一刻變得無比冷峻:“好,戚總兵遇到敵軍了。</p>
傳令,各將立即到前廳議事。一刻不到,本督就要拿他的人頭祭旗!”</p>
“是!”</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