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6章 李時珍,外出玩具坐地鐵,平行空間來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府書房被蠟燭照的燈火通明,魏廣德已經(jīng)和呂昌黎聊了很長時間,算是把前些年東南沿海的情況摸了個清楚。
特別是倭寇的情況,雖然戚繼光、俞大猷消滅了不少倭寇,但是這都是實力偏大,名聲也響亮的。
而還有更多的倭寇,在那幾年都神秘消失了。
有的說是搶夠錢財回倭國逍遙快活去了,但聽呂昌黎話里的意思,這些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洗白,成為商船上的船工。
實際上,他們本來就是船工,靠岸的時候就是,而出到大海上,如果發(fā)現(xiàn)肥羊,也不介意客串回去,重新做一次倭寇。
“魏閣老,這些小的可都是聽人說的,誰說的也忘了?!?
說完話,呂昌黎或許也覺得自己失言,急忙找補了一句。
那意思,魏廣德明白。
“只要那些人不在我大明沿海鬧事兒,出了遠海作奸犯科,被人抓到活該,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
但如果在大明沿海作案,抓住了肯定是重罪?!?
魏廣德清楚,這些人是不會在沿海做壞事兒的,只要逃走一個,他們一船人就完蛋了。
所以,就算他們客串海盜,也都是在遠離大明的地方作案。
說到底,就算做得不夠干凈,外藩知會到大明,他們也有辦法解決。
真以為天朝上國是白做的,只要把官老爺照顧好,些許都是小事兒,不承認他們提交的證據(jù)就好了,何況所謂證據(jù)無非就是逃脫之人的口供,有沒有物證。
“這么說,廣東那邊收到過這樣的文書?”
魏廣德好奇問道。
他之前可沒看到過廣東方面上報過這類情況,所以有些好奇問道。
按說,這些事兒應該發(fā)生過,不然呂昌黎也不會知道這么多。
畢竟在海外犯案,沒人會傻到到處宣傳的。
“暹羅有文書來過,說有明船搶劫了他們兩條貨船,不過事兒被知府老爺以駁回了,就是找人質(zhì)問了下,別人不承認有這個事兒,事情就算了了?!?
呂昌黎小聲答道。
“嗯?!?
魏廣德點點頭,他算是明白下面的操作了。
案子都沒立,自然不算,也就不必上報。
要是真立下案子,涉及外藩,才是必須上報。
很符合當下官員們做事的習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只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看,什么事兒都沒有。
較真兒,你就輸了。
“你們那里靠近福建,應該知道月港的消息,那海商出去做這些事兒,難道他們就沒有遭遇到報復?”
魏廣德可不信別的國家的人都是善男信女,就這么忍氣吞聲了。
還有,這些事兒,他還得傳話禮部提防著點,別人家利用皇帝大婚的時候告御狀。
其實不算魏廣德護短,不過這些事兒,他還真沒打算管。
要是事事關(guān)心,還不累死他。
下面的官員處理的還算不錯,真有十足證據(jù),人家早告到京城來了。
這說明他們知道,但沒證據(jù)。
“有,去年就有條船回來的時候傷痕累累的,還在我船廠修的,甲板上血跡到處都是,人也死了不少,報官說是在南洋遇上海盜。
別的應該還有,只是船沒到我那里,所以我也不可能知道。
那些大海商,都有自己家族的秘密船塢,連海船都能造,修船自然也沒問題?!?
呂昌黎又說了句,不是他想說,而是魏廣德要問,他不能不答。
實際上,他心里這會兒糾結(jié)死了,就想著盡快和魏廣德談事兒。
果然,魏廣德問完想知道的,就開始說到正事上。
“聽說你想擴大自家的船廠,造大船?”
魏廣德戲謔笑著看向他。
“魏閣老,小的家里以前就是造船的,只不過后來船廠的大師傅入了匠籍,調(diào)配到江浙去了。
只剩下家里人,也就能造點漁船啥的。
漸漸摸索,開始能造些大點的客船、貨船。
可我們這樣的人家,除了造船也就啥都不會,現(xiàn)在朝廷放開海禁,就想著來京城問問,想擴大船廠。
家里銀錢也不足,順便想找點有實力的股東,大家一起賺錢。”
聽到正事,呂昌黎馬上開始說起自己事來,顯然就是想拉魏廣德入伙。
如果有了魏閣老參股,他家的船廠想不發(fā)達都不行。
只要船造的好,就不愁沒有客戶來訂船。
魏閣老可是投資了不少商會的,這在京城不算秘密,呂昌黎來京城時間不短,也早就聽人說起過了。
“你家船廠什么情況?”
魏廣德開始詳細問起船廠的事兒,也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如他法眼的,怎么著也得有一定基礎才行。
“船廠現(xiàn)有四個船塢.....”
呂昌黎話說到這里,看魏廣德臉色微變,急忙解釋道:‘魏閣老,早年間朝廷禁海,我那船塢還是早年留下來的,否則根本就不準做這行生意。
也就是靠著接漕運的造船生意,也幫著修修補補才維持到現(xiàn)在。
我那四個船塢,已經(jīng)是江浙閩粵最大的船廠了,官辦的沒法比,人家是接漕運總督衙門的生意?!?
江浙閩粵那地方靠海,關(guān)鍵境內(nèi)河網(wǎng)縱橫,水運非常便利,所以憑借內(nèi)河航運,倒是讓呂家船廠茍延到現(xiàn)在而沒有垮掉。
“那你擴大船廠,需要我投多少銀子,給我多少份子?”
魏廣德隨口問道。
“魏閣老,其實這造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現(xiàn)在要造大船,船廠擴大是后面的事兒,主要是請大師傅承擔造船的重任。
我是這么考慮的,要是能請到船廠大師傅,我們那里就可以先試著造一兩條大船出來,等客人見到我們的造的船,來訂船以后,我們再擴大船塢,征募更多人手.....”
呂昌黎到?jīng)]想過一口吃成胖子,并不打算直接擴大船廠,而是想掌握造大船的技術(shù),然后根據(jù)市場變化再擴大,不失為一個穩(wěn)妥的法子。
畢竟,造船不是一朝一夕的,雖然造大船只要材料充足,三五個月就能完工,但呂家畢竟多少年沒有造過大船了,技術(shù)和工人都需要一個過程積累。
“只要能幫忙介紹幾個大師傅,還有東番島那邊打通采買木料的關(guān)節(jié),船廠可以為此付出兩成份子......”
呂昌黎還再那里嘚吧嘚吧說著他的想法,魏廣德也聽明白了,貌似自己提供渠道打通關(guān)節(jié)就要兩成份子干股的事兒,可能外面已經(jīng)傳開了,連這個廣東赤佬都知道了。
其實也不是魏廣德不想搞屬于自家的產(chǎn)業(yè),只不過手里真沒多少這樣的經(jīng)商人才。
而且,張居正的做法,其實更符合此時大明的常態(tài)。
官宦之家,才能在大明長期立足。
他為什么明知道不對,但還是忍不住私下里安排為自家孩子科舉鋪路。
不在乎他們能不能考進士,但舉人身份必須有,這就是安家立業(yè)的基礎。
光有錢,有什么用?
破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想想就知道普通百姓面對官員是何等誠惶誠恐。
魏廣德其實已經(jīng)有些理解為什么明末會有東林黨產(chǎn)生,為什么江南商賈集團會支持他們,都是被官員們勒索怕了。
就是張四維家族,不也是依舊以經(jīng)商為主業(yè),但是家族中但凡有個讀書的,都會想方設法為他科舉鋪路。
魏廣德多少還有些搖擺不定,他實際上還是更傾向于家族子弟以后走仕途。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外出玩具坐地鐵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并收藏外出玩具坐地鐵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