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喜訊一連串,十七世紀富二代,星辰大海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森感覺洪旭還沒把好消息說完,于是追問道:“您似乎還有什么好消息想要告訴我?”
“定遠號和致遠號下水了。”
“好!好!好!”鄭森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這兩條艦他等了太久了。
“定遠號和致遠號現(xiàn)在正在舾裝,老爺讓您派自己的衛(wèi)隊回去接裝,同時接受訓練,以后這兩艘艦就歸少爺您了。”洪旭滿臉自豪,自從鄭森從日本回來后,他就一直看著鄭森一點點慢慢長大?,F(xiàn)如今鄭芝龍讓鄭森掌握自己的戰(zhàn)艦,也是鄭芝龍贊同鄭森獨擋一面的明證。這一刻洪旭真正感覺到鄭森長大了。
“父親竟然讓我掌握這兩條戰(zhàn)艦?”鄭森十分驚訝,因為這可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戰(zhàn)艦。待舾裝整訓形成戰(zhàn)斗力后,鄭森可以完全就靠這兩條船徹底打垮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亞洲的艦隊。
在這個時代,當前已服役的最大風帆戰(zhàn)列艦是英國剛下水兩年的海上君主號。雖然它和定遠艦排水量相當,火炮數(shù)量卻達到了104門,比定遠艦多了30門。但是不論是航速、操控性能、還是火炮射程都比定遠艦落后了一百多年。
“沒錯,老爺就是讓少爺您親自掌握這兩艘艦?!焙樾耦D了頓又說道:“老爺還說,這次秋闈您能考就考,考不上不要強求。要是哪天這國子監(jiān)不想上了,就回來。咱們父子一起把荷蘭人趕出臺灣?!?
鄭森閉上眼,仿佛他已經(jīng)站在定遠艦的船,看見了那不遠處的熱蘭遮堡:“洪叔叔,到了那天,我們一起。”
“好,一言為定。”洪旭答應(yīng)完,又想起一件事,情緒忽然變得激動起來道:“還有一件事,老爺這次來,讓我給您帶來了兩袋米。”
“帶來兩袋米?”鄭森不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什么要給自己送米來,又不是缺吃的。
“對,這兩袋大米就是按您給的三種種子混合雜交出來的三系雜交稻產(chǎn)的米,單一季的畝產(chǎn)就達到了六石半!”洪旭更加激動的說出來了這個消息。
在明末南方稻米單季畝產(chǎn)大概在2.72石,也就是400多斤。雖然現(xiàn)在這個三系雜交稻,畝產(chǎn)只有6.5石,也就是大概900-1000斤之間,比后世動輒2000多斤的畝產(chǎn)是差了不少,但這是在缺少后世優(yōu)秀的田間管理和化肥應(yīng)用下,所取得的成績。
等未來化肥起來了,田間管理更加科學化了,畝產(chǎn)終有一天會追上后世的三系雜交稻。
但是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有這個產(chǎn)量已經(jīng)很驚人了,從一定程度上講,只要在福州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推廣開了,那么福建再也不會面臨餓肚子之苦了。
要說這三系雜交稻的母本和父本從哪來的,那依然是鄭森用愿望實現(xiàn)機造出來的。
早在他來南京求學之前,便讓洪旭安排人手,用自己土地當作試驗田試培育三系雜交稻了。
洪旭又想起了十多年前,遭遇災荒餓死的老娘,深深的向鄭森鞠了一躬感謝道:“少爺真乃神農(nóng),造福萬千百姓,從此再也沒有百姓會挨餓了。我洪旭,謝謝您。”
“不,洪叔叔,這不是我的功勞,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编嵣桓揖庸ψ詡?。
“少爺,這種稻子還沒有名字,您給他起個名字吧?!?
鄭森不假思索的答道:“就叫‘袁公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十七世紀富二代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星辰大海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大海船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