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載入縣志,修建祠堂,穿成農家獨苗,我科舉興家,姜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弟,你這是唱的哪一出?。俊?
林致遠進來,看到書桌上擺的酒菜,不禁好奇起來,“我記得,你的生辰是八月十二,已經過了許多時日,不是生辰那是……”
“林兄,今兒可是沈師弟的好日子?!碧招泻喆驍嗔种逻h的猜測,“你過來看看這個就知道了?!?
林致遠好奇的走過去,看到縣志上記載的內容時,整個人激動的哇哇叫。
“天哪!竟然載入了 縣志?!绷种逻h一臉震撼,“表弟,你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一出手就榮登縣志,這可是極大的榮耀啊?!?
何況,縣志還單開了一頁。
簡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存在。
“什么,沈兄被載入了縣志?”
趙玉堂和秦靖西聽言,立馬不淡定了,直接搶過陶行簡手中的縣志,看到縣志上記載的內容時,十分震驚。
后面的凌少崇和梁岸更是一臉不可置信。
他們看沈淮的眼神,全是不可思議。
“難怪沈兄叫我們過來喝酒,原來是被載入了縣志?!绷喊妒峙d奮,“沈兄,這可是千古流芳的存在啊,要是我有幸被載入縣志,我連族譜都要單開一頁。”
“沈兄,這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開祠堂祭告列祖列宗了?!?
“恭喜恭喜。”
對于沈淮被載入縣志一事,大家都很興奮和意外。
興奮的是親眼見證奇跡,意外的是連中三元就能載入史冊,無形中起到一種激勵,讓他們覺得,只要考中舉人或者進士,也能載入縣志。
這比寫詩揚名,還要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縣志是官方認定的,具有權威性。
而且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縣志跟史書一樣,可千年延續(xù)。
讀書人,沒人能拒絕這種誘惑。
“沈兄,我敬你一杯?!?
大家舉杯,紛紛慶賀沈淮。
小小的宿舍,瞬間充滿歡聲笑語。
大家英姿勃發(fā),暢想美好未來。
第二天,沈淮被載入縣志的消息,傳遍整個縣學。
沒多久,縣里的很多家長都知道了這件事,紛紛羨慕的同時,沈家的腐乳和梨花白再次成為熱捧產品。
沈家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是幾天后了。
“爹,三郎這般出息,我們沈氏的祠堂是不是該修建起來了?”沈繼業(yè)說道,“現在除了三郎,族里還有沈林和沈楊,沈行義和沈行福在念書。
夫子說沈林天賦還可以,努努力秀才不是問題。
沈行義和沈行福明年就要開始讀四書,在過兩年,二房的沈行書也要進學堂,我們該修建祠堂了。
不然還要爬幾座高山才能告知祖宗們,非常不方便?!?
沈七刀沉吟了一會,,“修祠堂有諸多講究,這事得跟叔公商量商量,看他們是怎么想的。
若是都沒意見,修建的銀錢,我們家出大頭,其余的各家湊一湊?!?
“還有族譜。”沈繼業(yè)提醒,“族譜也要修一修了,另外,我們家要單開一頁,至于三房,就當他們不存在得了?!?
自從沈三爺去世,沈繼廣兄弟就把他們母親的墳遷走。
他們也沒跟族里聯(lián)系過。
沈淮考中秀才,辦流水席的時候,沈家也沒叫他們,他們也沒主動送東西過來。
可以說是徹底斷了聯(lián)系。
起初沈四爺和族里的叔公還會罵兩句,可自從沈淮考中秀才,族里人壓根就想不起來還有三房的人。
甚至還有人希望,三房最好老死不相往來。
不懂什么原因,即便沈家越來越好,三房也沒冒泡,就跟死了一樣。
“這事得看族里怎么說。”沈七刀看了一眼修建得差不多的院子,“等會你去縣學問三郎,看他何時休沐,到時候我們一起回去?!?
縣學課業(yè)不重。
除了固定的兩節(jié)課外,大多靠學生們自覺。
你想進步,就要合理利用資源。
學習知識就去藏書閣,想多結交朋友便參加詩社。
縣學有組織詩會活動,縣外也有文人組織游船活動,或者墨香閣舉辦的猜謎會,只要有心,都能從中學到知識,交到朋友。
沈淮參加過詩會活動,還挺有意思的。
不過參加兩三次之后,他就發(fā)現,同樣是秀才,小團體之間也是有鄙視鏈的,只是大家比較矜持,就算看不起對方,也不會在背后搞小動作,耍陰謀。
總體來說,縣學的風氣還是不錯的。
大家比較淳樸,沒那么多勾心斗角。
休沐這天,沈淮跟沈繼業(yè)和沈七刀回家。
一到家中,沈繼業(yè)立馬將沈淮被載入縣志的事情說了出來,黃氏和林氏聽后,激動的手舞足蹈。
兩人一個勁的夸沈淮,說他出息。
沈月和沈杏與有榮焉。
村中無秘密,此事很快傳遍萬秀村。
族中的幾位叔公和沈四爺聽說之后,紛紛上門詢問真假,沈淮早有準備,掏出縣志。
可惜,幾位叔公都不識字。
沈四爺老花眼,壓根看不清字,最后還是沈楊捧著縣志,當眾念出來給大家聽。
遣詞文縐縐的,很多人聽不懂,沈林充當翻譯。
“好啊,我們沈氏終于有出息的兒郎了。”老叔公熱淚盈眶,“這可是縣志啊,就算過了千百年,還是有人記住我們的?!?
“這是我們沈氏的榮耀,必須告訴祖宗。”
沈繼業(yè)聽言,立即看了沈七刀一眼,順勢說道,“叔公,祖墳離的遠,得翻越好幾座大山,而且祖墳還分散在各個山頭上,來回很不方便。
如今三郎去了縣學,還要備考鄉(xiāng)試,休沐的時間不多,一來一回很耗費時間,要不我們也學那些大戶,把祠堂修建起來吧。
有了祠堂,有什么事情,我們也能及時告知祖宗。
上次三郎考中秀才,我們只是辦了酒席,還沒告知祖宗呢?!?
修建祠堂?
幾位叔公相互對視了一眼。
沈繼業(yè)不管他們怎么想,繼續(xù)輸出,“還有族譜,族譜也很重要,得找人修起來。
現在族里也有好幾個讀書郎了,不管是族譜還是祠堂,我們都得規(guī)范起來,這樣以后才好方便行事。
幾位叔公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一位老叔公說道,“祠堂這事,以前我們就想修建了,只是條件不允許?!?
沈繼業(yè)內心一喜,“只要大家同意,我們家可以出大頭,另外,祠堂關系到整個家族的顏面,若是決定修建,必須搞好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成農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姜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姜禾并收藏穿成農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