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采摘桐油果,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姜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四爺回去的時候,手里是提著兩條黃鱔,嘴里哼著山歌的。
沈家?guī)兹死^續(xù)八卦其他幾房。
其中,聊得最多的是三房,因為他們一家混得最好,三個兒子都在縣城打拼,聽說已經(jīng)在城里置辦家業(yè)。
至于四房,兩個媳婦不太對付,都想送自己的兒子去學(xué)堂,不想便宜對方。
信息量很大。
從大房到四房,在到遠嫁的兩位姑奶奶,姐弟三人仿若聽了什么精彩的故事一般,尿急了都不想去如廁。
沈淮都不得不感嘆,八卦的魅力,無論在哪個時代,殺傷力都是絕大的。
…
翌日。
天剛亮沈淮就被黃氏拉去后山的桐油樹林除草,林氏怕他揮不動鋤頭,特意把最小的那把給他。
干活的時候,林氏時不時叮囑,“三郎小心些,別鏟到自個的腳指頭,實在太累了,就在邊上休息一會?!?
“知道了奶奶,累了我會休息的。”
沈淮吭哧的揮著鋤頭,費了很大的勁兒才把一棵雜草清理干凈。
很累,但是看到被消滅的雜草,心里很有成就感。
休息的時候,他看著周圍的桐油樹,發(fā)現(xiàn)樹齡參差不齊,有的樹干開始干枯,還有的樹不長果實。
便是正常的樹,結(jié)果也不多,跟他在現(xiàn)代看到的比,差太多。
“奶奶,我們這片桐油樹,一共有多少棵呀?”
“一百五十棵左右吧?!?
“奶奶,桐油果這么值錢,爺爺和爹為什么不多種一點呀?”
按照一斤六文,每年收益十五兩來推算,這片桐林大概出產(chǎn)三千斤左右,平攤到每棵樹,就是二十斤。
當(dāng)然,這里算的是曬干后的斤數(shù)。
而一斤生的桐油果,曬干后,大概是五六兩。
按生的算,產(chǎn)量依舊很低。
“要是桐油樹好打理,我們家早就發(fā)財咯。”林氏抬頭看孫子天真的面孔,“這桐油樹苗啊,貴的很,一棵要兩百文呢,你爺爺當(dāng)時買了十棵,最后只活了三棵。
成活的樹,有的剛結(jié)兩次果就莫名奇妙的死掉,難搞得很,氣得你爺爺都不想種了,還是你爹想了辦法,才慢慢好起來。”
那時候,沈繼業(yè)剛從縣城回來,會兩手。
沈淮‘哇’了一聲,“爹好厲害啊?!?
“給師傅白干了幾年活,也就學(xué)會了這手。”林氏笑笑,“等你長大了,這手藝也是要傳給你的。”
沈淮眨眨眼,“奶奶,我不想種地,我想讀書?!?
“讀書要讀得很厲害,才能像你繼廣伯伯那樣有出息?!秉S氏停下手中的動作,“要是讀了幾年,什么本事也沒學(xué)到,還是要回家種地的。
你爹當(dāng)年就是讀不好,才回來種地,不然咱家也能在縣城吃香喝辣?!?
“那我要比繼廣伯伯還要厲害,以后我們也住縣城。”
黃氏笑了,“只要你讀得好,我們砸鍋賣鐵也要把你供上去?!?
到了晚上。
沈淮問,“爹,我們的桐油樹是用果實育苗還是插條呀?”
“果實育的苗,怎么了?”沈繼業(yè)詫異的看著兒子,“你還知道插條?”
“知道呀,塘溝那邊的柳樹不就是插條種出來的嗎,我記得今年掃墓回來,四爺爺路過他家菜地的時候也插了兩根柳條。
昨天我跟二姐去那邊挖地龍,看見四爺爺菜地邊上,長了兩棵柳樹,都這么高了?!?
沈淮還伸手比劃,然后用異想天開的口吻說,“爹,柳樹能插條,桐油樹是不是也能插條呀?要是成了,那我們家是不是就發(fā)財了呀?”
“哈哈,三郎的腦袋瓜子就是靈活。”沈七刀大笑,“等哪天不忙了,就讓你爹試試,要是成了,功勞算你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姜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姜禾并收藏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