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鴻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風波,劍來:桃花客,南云鴻羽,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云蘿指著《耕戰(zhàn)錄》上的新畫,陳平安站在大隋太廟前,手中托著\"隋\"字碎瓷,身后是背著鋤頭的百姓,面前是金光璀璨的\"民本碑\"。畫角小字寫著:\"皇室非高,高在視民如傷;碎瓷非貴,貴在藏民于心。\"
趙破陣摸著腰間酒盞,盞底劍魚此刻竟銜著粒米穗——那是大隋百姓的祈愿所化。他望著宮墻外亮起的萬家燈火,突然笑罵:\"陳平安這小子,把皇室碎瓷藏在民心碑里,合著是要告訴天下人,最鋒利的護國寶器,從來不是龍紋寶劍,而是百姓手里的鋤頭和燈火!\"
夜更深時,李寒衣站在太廟屋頂,望著西北方的霧中。那里隱約可見一座山峰,崖壁上刻著\"問心\"二字,正是《耕戰(zhàn)錄》中提到的問心崖。霜華劍突然輕顫,劍穗上的金精銅錢映出崖頂刻碑人的身影,他手中握著的最后一塊碎瓷,正泛著與大隋\"民本碑\"相同的金光。
\"師叔,\"蘇云蘿的聲音傳來,《耕戰(zhàn)錄》上又有新字,\"刻碑人說,七塊碎瓷已集齊六塊,最后一塊...在問心崖的'歸鄉(xiāng)碑'里。而碑身的'歸'字,需要用皚皚洲的劍、東寶瓶洲的霧,以及大隋百姓的真心共同刻成。\"
李寒衣點頭,劍穗上的冰晶再次泛出暖紅。她知道,在大隋皇宮的這場戰(zhàn)斗,不過是歸鄉(xiāng)路上的又一塊拼圖。而前方的問心崖,正等著他們用手中的劍、心中的念,以及千萬凡人的煙火氣,刻下那道通向劍氣長城的\"歸\"字。
雨停了,大隋都城的街巷飄來炊餅香。趙破陣咬著剛出爐的炊餅,望著宮墻上重新嵌好的碎瓷片,忽然想起在霧隱宗見過的少年虛影——那個背著竹簍的陳平安,竹簍里裝著的,不正是大隋百姓的炊煙、大驪皇室的龍氣、云霞山的云氣,以及所有人間的煙火心嗎?
——————
大隋皇宮的端陽龍舟宴上,鎏金燭臺映著九曲橋的水波,卻照不亮御座兩側的暗涌。李寒衣握著茶盞,盞底\"護民\"二字與劍穗銅錢共鳴,竟在霧中映出陳平安當年在大隋街頭賒粥的虛影。
\"太子殿下又要減免賦稅?\"三皇子宋明遠敲擊著玉筷,鎏金碗沿刻著的\"龍御\"二字與腰間碎瓷片隱隱相沖,\"自先皇用碎瓷鎮(zhèn)了水患,大隋子民已享二十年太平,如今卻要將碎瓷劍意散入民間,這不是自毀長城?\"
趙破陣的寒鐵刀在桌下輕震,刀柄紅繩纏著的碎瓷殘片與宋明遠的\"龍御瓷\"遙遙相斥:\"老子在長城見過最鋒利的劍,是百姓手里的鋤頭。你這瓷片刻著龍紋又如何,沒了民心滋養(yǎng),不過是塊廢瓷!\"
太子宋明誠按住腰間\"護民瓷\",碎瓷片泛起溫潤金光:\"三叔可曾見過太廟的'民本碑'?陳平安留下的劍意從來不是為了彰顯皇權,而是讓皇室知道——\"他抬手虛引,殿外突然飄來陣陣麥香,竟是百姓用新麥蒸的饅頭香氣,\"每粒糧食上都有劍意,每個百姓心里都有長城。\"
宋明遠的臉色一沉,袖中滑出半塊刻著\"龍\"字的碎瓷:\"民心?民心能擋住妖修的吞霧陣?先皇臨終前明明說過,集齊七塊碎瓷可鑄'龍御劍',那才是大隋的根本!\"碎瓷上突然泛起妖異紫光,與他眼底的金芒相映——正是當年大驪皇宮出現(xiàn)過的噬心咒痕跡。
蘇云蘿的《耕戰(zhàn)錄》無風自動,書頁上陳平安與大隋先帝的對話虛影浮現(xiàn):\"陛下可知,為何這碎瓷要刻'隋'字?因'隋'者,隨也,隨民心所向,隨人間煙火。\"她盯著宋明遠腰間碎瓷,突然驚呼:\"三皇子被妖修種下了'吞星種'!他手中的碎瓷...\"
李寒衣的霜華劍出鞘三寸,劍穗冰晶映出宋明遠體內的妖氣脈絡:\"當年霧淵妖修在大驪失敗,便將咒種埋入大隋皇室。三皇子,你袖口的灰紋可是'云游仙師'所贈?那根本不是什么仙紋,是妖修的控心咒!\"
宋明遠后退半步,碎瓷片突然飛出,與殿外的龍舟鼓點共鳴出妖異節(jié)奏。十六名金甲侍衛(wèi)突然轉身,手中兵器竟全是用妖螺殼煉制的\"吞星刃\(zhòng)",刃口泛著與碎瓷相同的紫光。
\"殺了他們!\"宋明遠的聲音已帶妖魅之氣,\"只要奪得太子的'護民瓷',大隋就能龍御九天!\"
趙破陣的刀疤臉繃緊,寒鐵刀斬出時竟帶起太廟\"民本碑\"的虛影:\"放屁!陳平安在長城說過,龍御九天不如腳踏實地!\"刀罡劈開侍衛(wèi)的吞星刃,卻見刀刃碎片中竟嵌著百姓的生辰八字——妖修竟用大隋子民的命數(shù)煉刀。
太子宋明誠突然取出先帝遺詔,詔書上的\"民\"字被金光托起,竟與李寒衣的星軌劍氣、趙破陣的刀罡、蘇云蘿的耕戰(zhàn)氣融為一體。殿外傳來千萬百姓的祈愿聲,聲浪化作金色鎖鏈,將宋明遠體內的妖種逼出。
\"看清楚了,三叔!\"太子指著空中的百姓虛影,\"這才是大隋的'龍御劍'!陳平安留下的碎瓷,從來不是為了讓皇室高高在上,而是讓我們能聽見百姓的呼聲,看見人間的疾苦!\"
當最后一絲妖氣散盡,宋明遠望著手中碎裂的\"龍御瓷\",突然痛哭流涕:\"是我錯了...妖修說有了碎瓷就能讓大隋永固,卻不知...永固的從來不是宮墻,而是民心...\"
李寒衣收劍入鞘,劍穗上的銅錢映出殿外景象:百姓們正捧著新麥、提著燈籠聚在宮墻外,燈籠上寫著\"平安\"二字,正是陳平安當年在大隋推行的\"祈年燈\"。她望向太子手中的\"護民瓷\",碎瓷片與宮墻外的燈火共鳴,竟在夜空中拼出\"民為邦本\"四個大字。
蘇云蘿翻開《耕戰(zhàn)錄》,新顯的圖畫里,陳平安站在大隋宮墻上,手中碎瓷映著百姓的笑臉,腳下是蜿蜒的運河——那是大隋先帝用碎瓷劍意督造的民生工程。畫角小字寫著:\"龍庭之爭,爭的不是碎瓷,是能否聽見民間疾苦;皇權之重,重在能否托起萬家燈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劍來:桃花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南云鴻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云鴻羽并收藏劍來:桃花客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