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5章 悔之晚矣,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金九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是喜也好,悔也好,事情已成定局,皇后的賞賜也已經(jīng)送了過來。
就算賈家的男丁再想用同樣的方法投其所好,短時間內(nèi)也不可能再得到同樣的榮耀了。
畢竟今天的事情傳出去之后,京城里的那些勛貴之家必然也會紛紛聞風而動,賈家無論是在錢財還是權勢上都比不上別人,想要在救濟災民上繼續(xù)大做文章、再次弄出能讓皇家眼前一亮的功績,那可就太不容易了。
黛玉和三春也是占了個巧字,京城里的達官貴人主動出面賑災的本來就少,不是隨便交給下人處置、而是由主子親身上陣的,更是絕無僅有。
因此才能被皇家作為表率大肆褒獎。
后來者即使照葫蘆畫瓢,也不過是東施效顰,無法掀起更大的風浪了。
除非舍得拿出富可敵國的財富,一次性的幫朝廷解決災民安置的問題,如此大的功勞,才有可能入了皇家的眼。
只不過,誰的銀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又怎舍得就這樣花在不相干的人身上呢?
再說若是錢花了出去,卻還是得不到皇家的褒獎和賞賜,不就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嗎?
所以黛玉和三春的經(jīng)歷其實是不可復制的。
得知此事的人,也只有偷偷的羨慕罷了,頂多有眼紅的私底下抱怨幾句,陰陽怪氣的說她們只是運氣好,但這也改變不了黛玉和三春一時間在京城貴婦圈中聲名鵲起、風頭無兩。
賈府后宅的風向也立刻隨之轉變。
之前在某些人的暗中操縱之下,不少碎嘴的下人都把寶釵夸成了一朵花,同時又拉踩黛玉和三春作為陪襯。
被黛玉等人的丫鬟重拳出擊,口頭和物理雙重說服之后,雖然沒人再敢說黛玉和三春的不是,但拿了小恩小惠的那些下人,還是會隨時隨地找機會贊美寶釵,令得她在賈府后宅之中,成了風頭最盛的姑娘。
可現(xiàn)在黛玉和三春都得到了皇后的褒獎和賞賜,對于下人們來說,這可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天大的榮耀。
既然連高高在上的皇后都如此稱贊黛玉和三春,認為她們堪為天下貴女的表率,那自家的這幾位姑娘,自然就是那天上的月亮、人間的仙子,渾身都閃閃發(fā)亮的讓人不敢逼視了。
就算賈府的下人們再碎嘴、再貪財,也不敢公然跟皇后的懿旨對著干。
所以既然皇后說黛玉和三春是好的,那這些下人在提起黛玉和三春的時候,也都是沒口子的稱贊,絕不再說一句壞話,頗有些與有榮焉的感覺。
與此同時,或許是因為前段時間寶釵的風頭太勁,現(xiàn)在下人們在稱贊黛玉和三春的時候,又免不了自然而然的拉出寶釵來作為對比。
于是暗地里又有些下人鄙視起了寶釵。
“聽說那寶姑娘家里可是有著金山銀海的,怎么說也掛著個皇商的名頭,出手闊綽不是應該的嗎?只是這么多的銀子,卻沒想著去做做好事、救濟災民。果然商女就是商女,只顧著眼前的蠅頭小利,哪里像我們賈家的姑娘識大體?”
“可不是嗎?想那林姑娘還是孤身一人,入京投奔我們府上的呢。當時誰又能想到,短短一年的工夫,她就硬是把之前半死不活的店鋪,改成了全京城首屈一指的書鋪?聽說如今用來救濟災民的那些糧食,也都是林姑娘名下的田莊出產(chǎn)。這才是真正的大手筆,眼光、見識、手段都是一等一的,難怪老太太把她當成眼珠子般寵著。”
諸如此類的議論隨處可見,讓得到消息的薛家母女臉上都有些難堪,為了耳根清凈,這段時間索性就呆在梨香院里不露頭,免得不小心聽見了這些風言風語,把自己氣出個好歹。
薛姨媽免不了埋怨寶釵幾句,怪她沒有跟黛玉和三春盡快打好關系,否則若是能提前知道眾人打算賑災的事情,薛家怎么說也要插上一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金九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九九并收藏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