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一片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東瀛國禁海,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塞外一片雪,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把大明的禁海政策,強加給東瀛國,令其寸板不得下海。
這一招實在是太損了,一下子搞的東瀛國民不聊生。
朱由檢也不得不佩服東林黨的狠毒,這一招本來是對付大明的,幸好朱由檢的穿越,破了這一招,否則大明早晚得亡于這一招。
禁海令高懸,如一道枷鎖,緊緊扼住了東瀛國的咽喉。遠洋貿(mào)易的繁榮盛景,瞬間化為泡影,就連世代賴以為生的漁業(yè),也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這一招釜底抽薪,恰似一場無情的風暴,將東瀛國的國運撕扯得七零八落,舉國上下陷入了無盡的貧困深淵。
往昔風光的武士階層,在這股浪潮沖擊下,紛紛破產(chǎn),無奈淪為流民。貧困如同一把利刃,劃開了社會的平靜,械斗與起義此起彼伏,東瀛國陷入了一片混亂。
石見銀山的喪失,對東瀛國而言,不啻于一場滅頂之災。沒了銀山產(chǎn)出的白銀,他們便失去了購買大明豐富物產(chǎn)與物資的資本。
而禁海令下,貿(mào)易之路被徹底阻斷,無法通過貿(mào)易賺取財富,國力如夕陽西下,急速衰退。漁業(yè)的荒廢,讓溫飽都成了難題,饑餓的陰影籠罩著這片土地。
東瀛國本就多山地,肥沃的良田極為有限,產(chǎn)出的糧食,僅夠幕府與大名等貴族階層享用。為了生存,眾多民眾無奈涌向石見銀山,期望能在礦山尋得一份生計。然而,礦山的容納能力終究有限,大批多余的人只能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甚至被迫賣身為奴,尊嚴盡失。
為了掙脫這絕望的困境,奪回石見銀山,德川幕府多次聯(lián)絡各地大名,拼湊起聯(lián)軍,妄圖與明軍一決高下。但他們的反抗,在明軍將領李若璉和艾能奇面前,不過是螳臂當車。一次又一次,東瀛聯(lián)軍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東瀛海軍,曾憑借常年海外貿(mào)易積累的財富,發(fā)展得頗具規(guī)模,上千艘木制風帆戰(zhàn)艦,也曾在海上威風凜凜。然而,面對大明的鐵甲戰(zhàn)艦,這些木質(zhì)艦船如同脆弱的螻蟻。短短不到一年,東瀛海軍便被大明海軍打得元氣大傷,近乎殘廢。
1651 年,注定是東瀛海軍的末日。大明東洋海軍如神兵天降,將東瀛國最后的主力艦隊死死堵在橫須賀軍港。東瀛海軍司令東鄉(xiāng)小次郎,奉德川幕府之命,試圖避戰(zhàn)保船,為天皇保留最后一絲海軍力量。但這一切都是徒勞,大明海軍主力艦如猛虎入羊群,氣勢洶洶地沖入橫須賀軍港,一時間萬炮齊發(fā),火光沖天。在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大部分日艦化為灰燼,大量官兵淪為俘虜。絕望之下,東鄉(xiāng)司令選擇切腹自殺,以死謝國。
戰(zhàn)敗后的東瀛國,被迫與大明簽訂《橫須賀條約》,德川幕府無奈割讓周防國、安蕓國、備中國、備后國、伯耆國等戰(zhàn)略要地。這些地區(qū)距離京都太近,京都已無險可守,東瀛天皇不得不匆忙遷都至東京都。
喪權辱國的德川幕府,在大明的威壓下,威信掃地。在新任天皇的步步緊逼下,讓其逐漸交出了所有權力。然而,即便天皇更替,東瀛國的命運已然注定。海軍的覆滅,讓他們徹底失去了出海的能力,貿(mào)易與漁業(yè)皆成泡影,只能困守島內(nèi),在那有限的土地上艱難耕種。這一切,正如朱由檢所設想的那般,東瀛國在未來的一千年里,都難以翻身,更別妄圖踏上侵華的野心之路。
這一招釜底抽薪,徹底斷了東瀛國的國運,讓東瀛國舉國上下失去開拓進取的精神,再也不敢生出窺視大明之心。
從此大明的海軍常年在東瀛島國的海邊游弋,一邊嚴格執(zhí)行禁海政策,一邊悠閑的打魚摸蝦,好不愜意。
東洋海軍每次出海必有十艘鐵甲戰(zhàn)艦,同行必有上百艘木制戰(zhàn)艦,每次回來必收獲十幾萬噸的魚獲,這些魚獲除了滿足朱氏企業(yè)集團的銷售需求,全部銷往大明王朝,供百姓食用。
不過,為了緩和島國的食品短缺,朱由檢也會在大明管轄的幾個縣,低價出售幾十萬噸的魚獲,尤其是那些鱈魚,吃都吃不完,海軍每次出海,一次就能收獲十幾萬噸鱈魚。
這些廉價的魚獲,吸引了大批的倭人來出云縣和石見縣購買,慢慢的,大明王朝控制的轄區(qū)經(jīng)濟越來越繁榮,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也慢慢的接受了大明的教化,忘記了曾經(jīng)的天皇。
在朱由檢的鐵腕政策下,東瀛國幾乎與世隔絕,失去了和外界交流的機會,文化和經(jīng)濟水平倒退了一百年都不止,再也沒有窺視大明的實力和野心了。
但是,僅僅做到這些還不夠,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朱由檢來親自解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塞外一片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塞外一片雪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