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寒暖亦是道,清都仙緣,可與語,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位看官,你說,讓一個從小只知道修煉打坐的清修之士,乍一看到這充滿煙火氣的世俗生活,還親身參與其中,能不驚得合不上嘴嗎?
河壩上亂跑的娃兒,大娘大嬸們手中等待的蘿筐和期待的表情,村民們的驚嘆聲、歡呼聲、叫喊聲,還有嘴里呼出的白氣、拉號子的聲音、大風呼呼刮過耳朵帶來人群的嘈雜聲,這些,都讓他從心里,也不由生出莫名的喜悅來。
原來,俗世間,也有這些風景……
那邊魚網收畢,村民們擠在一起,笑笑嚷嚷地分魚。
幼蕖手里拉了個小女娃在幫人家捋順頭上幾簇飛起來的碎毛毛頭發(fā)。
守玄把一條尾巴直甩的大青魚撲在地上,一只手壓著滑不溜丟的魚身,一只手拿了條粗粗的短草繩,正努力把魚頭串上,碾子蹲在一旁握拳助威。
方如松走過來,看祁寧之拉拉衣角有些不自在的樣子,笑著說:
“這袍子其實并不厚,一來應個冬景,二來畢竟這是采珠姑姑的心意,她總是怕我們凍著!你穿一兩日,若覺得不習慣就換回去罷?!?
祁寧之有些不好意思,連忙搖頭:
“不是不是,只不過我一直穿的是法袍,還真沒想到要按四季更換衣裳?!?
他看向二師兄身上,忍不住好奇想問,自來這里后,似乎沒見他們穿過法袍,也未用過什么靈器。
“如松師兄,你們沒有法袍嗎?”
祁寧之甫問出口就后悔了,怎地人到了此處就容易犯傻!
他聽師父說過,少清山雖是上清山一支分脈,但因當年種種緣故,凌砄師叔是自我放逐至此。
莫不是宗門克扣了一些供給物資?雖然看到幾個院子的擺設都不差,甚至好得令人咂舌,卻不過是些死物,其實未見大家有什么靈器法衣,難道,山上還是缺這些實用之物?
這下可是問得有些唐突了。
祁寧之問出自覺的幼稚話后,心下覺得甚是不妥,臉上不禁一熱。
看著眼前少年微紅的臉龐,如松不在意地擺擺手:
“我們平素不愛穿而已,法袍靈器之類,這山上盡有。只不過平時我們愛穿采珠姑姑和山下這些嬸娘們做的衣裳,法袍什么的用不上。
“只有小九的流霜束有些護身的作用,那也不算是什么靈器法寶,因她愛山上山下的淘,又沒筑基,還不能馭劍飛行,師父才給她。有時跟隨師父下山去坊市這些外面的地方,我們也都穿法衣帶靈器的。”
方如松接著又解釋:
“其實我們雖然修為不高,但畢竟是修道之人,已不甚懼寒暑。只是師父說法袍不利于我們體會物候變化,有違造化之功。似這般寒天,無法袍御寒,體內氣機會自然激發(fā),以維持身體之需,且順應天時之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清都仙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可與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與語并收藏清都仙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