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山雨欲來1,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聽到“鹽”字,于謙突然睜大雙眼,“你怎么知道的?你一個指揮使,怎么突然關(guān)心起鹽來了,”說著,于謙站起身,走到門口關(guān)上房門,回身一腳踹在董興的屁股上。
“你是不是碰了不該碰的買賣?你這是在作死!”于謙低喝道。
于謙一聲喝罵,讓董興打了個激靈,這個姐夫的脾氣他還是了解的,嫉惡如仇,清廉自守,對于有違國朝律法的官員是從來不手軟的。
董興馬上站起身,有些畏懼的說道:“姐丈,您打我干嘛……”
于謙一臉怒其不爭的指著他的額頭罵道:“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不該碰的不碰,不該拿的不拿,你在軍中以前吃空餉收些孝敬錢也就罷了,更不要打著我的名頭在外面亂伸手,鹽是你能碰的嗎?你這是在找死!”
雖然這個小舅子自幼也是讀圣賢書長大的,可書讀的不咋地,舞槍弄棒倒是一把好手,因了岳丈的關(guān)系,考了個武舉,后托人在軍中謀了個千戶的差事,干的還不錯。
于謙對于這個小舅子太了解了,這些年雖然什么來往,可他卻打著自己的旗號沒少在外面劃拉錢。
這些于謙看在自己夫人的面子上基本上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過去了,畢竟自己岳父官聲不錯,也是個廉潔自守的人,家里日子過的也非常緊吧,作為女婿,總不能看著岳父一大家子人天天就著咸菜啃饅頭吧。
要說這大明朝什么最賺錢,必須是鹽、鐵、糖、茶。江南的那些鹽商哪一個不是賺的盆滿缽滿的,就是那些依附于大鹽商的小鹽商聽說每年也有大幾千兩銀子的進賬。
可自從皇帝南巡以后,兩淮鹽場全部換了人,以前的那些人革職的革職,殺頭的殺頭,江南的那些鹽商更是被一掃而空,如今還背著皇帝發(fā)給他們的巨額貸款為朝廷賺錢呢,雖說明面上是關(guān)了,可里面的存鹽仍有幾十萬石,這些存鹽是皇帝為九邊幾十萬大軍準(zhǔn)備的,沒有皇帝的命令,誰都動不得。
所以于謙一聽到小舅子提鹽場,渾身就像炸了毛的貓,他太清楚這里面的水有多深了,一個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牽連整族人性命的結(jié)果。
于謙更明白,鹽場自開國以來就是大明朝的命根子,更是朝廷邊軍軍餉的重要來源,也是皇帝內(nèi)帑收入的重要來源,如今居然有人狗膽包天打上了鹽場的主意,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啊。
“你老實跟我說,你聽誰說的皇帝要將膠州鹽場收歸大內(nèi)?”于謙怒其不爭,可為了弄清來龍去脈只好忍著怒火說道。
這事兒于謙是知道的,前幾日膠州鹽運使上奏說膠州私鹽屢禁不止,且多有海防衛(wèi)所暗中參與其中走私牟利,于是皇帝便召集內(nèi)閣開了個小會,商量著將膠州鹽場交給光祿寺,由光祿寺管理,也算是給皇家多了個來錢的路子,代價就是朱祁鎮(zhèn)交出了南京、鳳陽皇陵數(shù)千頃的皇莊作為置換。
董興見于謙語氣緩和下來,湊到他身邊小聲道:“是神策衛(wèi)的張輗,還有禁軍指揮同知張軏兄弟倆前幾日找我去喝酒,在酒桌上說了這事?!?
“他們兄弟倆!”于謙頓覺頭大如牛,太陽穴突突直跳。
為何?因為這哥倆是英國公張輔的弟弟,也是歷史上參與奪門之變,迫害于謙的罪魁禍?zhǔn)住?
“還有誰?”于謙忍著即將爆發(fā)的火氣,咬牙切齒道。
“還有廣義伯吳管者的侄子吳琮,不過聽他們說好像有藩王也和他們一起做生意?!?
“廣義伯?藩王?”于謙臉色煞白、腦子嗡嗡直響,怎么藩王也牽扯進來了。
“啪”的一聲,一個耳光直接扇在了董興的臉上,董興被這猝不及防的耳光扇的眼冒金星,耳朵嗡嗡直響。
“畜生!你怎敢如此!”于謙怒火中燒,罵道。
“姐丈,我……”董興有些恐懼的看著于謙,捂著腫脹的臉道。
“這是怎么了?怎么還打上了。”門外,董氏端著茶盞笑著走了進來。
姐夫教訓(xùn)小舅子,天經(jīng)地義。董氏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看著兩人說道:“弟弟,你怎么惹你姐丈生氣了?該打?!?
“婦道人家,爺們之間的事兒少打聽,出去!”于謙沒好氣的說道。
董氏也不惱,白了董興一眼,放下茶盞,關(guān)上門出去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