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有何妙計,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烏什哈的跑路讓蘭州城守軍一時壓力大減,因為側面佯攻的韃靼部這幾日一直在打醬油,出工不出力。
“那日勒王子,烏什哈帶著他的人馬居然連夜跑了!”一個韃子將領氣急敗壞的跑進大帳道。
那日勒輕蔑的一笑道:“烏什哈這個膽小鬼,他的眼里只有自己部族的利益,本來本王子也沒指望他們,”說到這,他走到一旁懸掛的羊皮地圖上看了看又說道:“傳本王子令,讓兒郎們準備,攻城!兩日內(nèi),務必攻下蘭縣!”
韃子將領一時有些懵逼,攻城?怎么攻城?從哪個方向攻城?攻城的云梯都沒幾架怎么進攻?
“王子殿下,我們從哪個方向攻城?”其實他想問的是你好歹也確定一個主攻方向啊,啥都不說,你讓兒郎們怎么打,這叫什么事啊。
那日勒不滿的看了他一眼罵道:“笨蛋,四個方向同時進攻,不分主次,每個千人隊輪番上陣,記住,一刻也不要停歇。”
“可…可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傷亡太大了?!?
“我只要蘭州!”,“碰”一聲,那日勒踢倒了一旁的案幾,怒道。
“還有,派人一定要守住北面的鎮(zhèn)遠浮橋?!?
“是!”韃子將領趕緊跪下行禮,退了下去。
大帳外,人嘶馬鳴,大帳內(nèi),那日勒盯著羊皮地圖,眼中滿是得意之色。
蘭州,古稱金縣,到了明初,因蘭州人口稀少,降為縣,稱蘭縣,隨著肅王內(nèi)遷蘭縣,到了明成化年間因為大量人口的繁衍,商販云集,大量土地得到開發(fā)及水車的出現(xiàn),蘭縣又升級為蘭州。
蘭州北靠皋蘭山,一條黃河從城池北面穿過,它是連接河西走廊和內(nèi)地交通的咽喉要地,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初就非常重視蘭州的建設,不僅遷徙大量軍戶到了蘭州,還將自己的十四子朱楧封到了甘州(今張掖市)。
并且為了能更好的控制黃河北面的大片土地,明初時還動用軍民兩萬余人修建了明代黃河上游唯一一座使用了五百多年的浮橋,其實在唐代和宋代這里也有浮橋,只不過都是為了軍事行動而修建的臨時浮橋,不久就拆除了。
明代修建的這座浮橋一直使用了五百多年,鎮(zhèn)遠浮橋架設后,蘭州取代其他渡口一躍成為內(nèi)地通往河西、西域的主要咽喉通道,至今仍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那日勒最后叮囑手下人一定要控制好鎮(zhèn)遠浮橋的原因,因為一旦他們攻不下蘭州,或是明國人的援軍到來,他們也可以從容的從浮橋撤離,越過皋蘭山直接回到韃靼。
那日勒能這么得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xiàn)在瓦剌的大片地盤已經(jīng)歸了韃靼,韃靼部的實力可以說是一夜暴漲,而且自己還親手殺了脫歡那老賊,如果再攻下明國的蘭州,控制住蘭州以西大片土地,憑著如此大的軍功,回到韃靼后,還有誰能和自己爭奪王位?
同時他的野心遠不及吞并瓦剌那么簡單,在他的心中,自己雖然不及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但是一統(tǒng)蒙古草原,再次率領蒙古勇士南下,讓漢人再次成為他們的奴隸,讓漢人的土地成為他們放牧的草地,自己還是有這個實力的。
野心歸野心,可他卻生錯了年代,也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穿越貨:朱祁鎮(zhèn)。
朱祁鎮(zhèn)早就給他挖好了一個大坑,就等著他往里跳,當然前提是蘭州得守的住才行。
蘭州城內(nèi),負責此次守城作戰(zhàn)的陜西都司都督僉事李瑢正和幾個參將千戶在商討軍情。
“報,將軍,肅王殿下來了?!眰髁畋苓M大堂,高聲道。
李瑢蹙眉,暗道這個時候他來干什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