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朕不是翻舊賬的人,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嗎?”朱祁鎮(zhèn)冷冰冰的盯著耿九疇道,“那朕問你,我大明朝與前宋相比,商稅如何?”
耿九疇自然知道宋朝商稅遠超現(xiàn)今的大明,而且宋朝的商稅一度占到國家財政收入的七成,南宋偏安一隅茍延殘喘一百多年仍然沒有被蒙古人滅掉,依然有錢養(yǎng)兵百萬,靠的是什么?還不就是靠海貿(mào)收取商稅得來的錢嗎?
耿九疇不接皇帝的話茬,他知道一旦回答了,皇帝必然將他引入彀中,到時候自己想反駁都沒法反駁。
“今時不同往日,商稅不可同日而語。”耿九疇道。
“你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朕再問你,太祖當時制定三十抽一的稅率,是為了什么?”
“自然是為了讓利于民,恢復(fù)生產(chǎn),減輕百姓負擔?!惫⒕女牷卮鸬?。
“那太祖開國之初,全國商業(yè)如何?”朱祁鎮(zhèn)又拋出一個問題。
“蒙元橫征暴斂,全國商業(yè)萎靡不振?!?
“所以太祖皇帝為了恢復(fù)民生,這才迫不得已將商稅定的那么低,這甚至還不足前宋的八分之一,你剛才也說了,商稅不可同日而語,如今大明雖禁止海貿(mào),但江南沿海各地的大商人哪個沒有私造海船出海貿(mào)易,他們交稅了嗎?江南各地的絲、棉廠,即使將稅率提到十抽一,對他們來說依然是九牛一毛而已,怎么到你口中就成了與民爭利,再說了,他們是民嗎?他們哪個人不是腰纏萬貫,家大業(yè)大妻妾成群,他們哪家沒有人在朝為官?到底是朕在與民爭利,還是他們在與民爭利?”朱祁鎮(zhèn)極力壓制著心中怒火,說道。
要不是耿九疇官評不錯,他根本就懶得跟他解釋這么多,直接就讓人給拖下去先打二十板子再談。
朱祁鎮(zhèn)之所以到了淮安動了改革商稅的心思,那是因為他知道現(xiàn)在大明在國土面積、人口、耕地三方面都是宋朝時的兩倍以上,商業(yè)方面絲毫不弱于宋朝,然而商稅差距卻差了幾十倍。
而且大明的稅率是宋朝的八分之一,卻仍然遭到這些文官們的痛罵,真是厚顏無恥啊!
在他爹朱瞻基在位的那十年里,江南各地就不斷爆出抗稅風波,朱瞻基不僅沒有選擇與江南士紳硬剛,反而在文官們的忽悠下選擇了妥協(xié),下令減免江南賦稅三百萬石,田賦的基準線就降落到了二千七百萬石,直至大明覆滅。
說到底,大明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的十幾個皇帝都被文官們給忽悠瘸了。
可他朱祁鎮(zhèn)根本就不是他老子朱瞻基,朱瞻基為了能獲得江南士紳的支持,選擇妥協(xié),甚至為明朝的覆滅埋下了一顆大雷,以至于后期歷代大明皇帝都拿江南士紳沒招,想收稅?好啊,那得看爺?shù)男那椋那楹媒o你仨瓜倆棗,不高興,老子連你皇帝鳥都不鳥。
朱祁鎮(zhèn)可不管這些,笑話,老子帶了那么多槍炮來江南,玩呢?抗稅?好啊,朕就喜歡你們抗稅,你們鬧的越兇,我的腰包就越鼓!
“祖制不可輕改,陛下難道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嗎?”耿九疇豁出去了,他這話一出,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李源和陳瑄直接呆住了,兩人相視時,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兩個字:“完了?!?
“耿九疇,你是河南永樂十五年的舉人吧。朕聽聞你七歲時四天時間就能背誦《大學》全文,且一字不差,二十歲時,就補了弟子員。”朱祁鎮(zhèn)冷冷的問道。
耿九疇一愣,他沒想到小皇帝突然不談商稅了,開始談起他的履歷來了。
不過他仍然硬邦邦的回道:“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