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犯我皇明者,雖遠必誅!,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zhèn)心中不喜,卻也沒表露出來,說實話于謙說的沒錯,一艘寶船光建造就需要幾十萬兩,而且海船不是內江內河的小船,寶船制造所需的木頭還不能用一般的木材,必須用質地堅硬且抗腐蝕性較好的南松木,這些南松木大多四川、云南、廣西等地的深山中,而且經過這么多年的采伐,百年以上能夠使用的更是難以尋匿,就是有,采伐容易,想要運出來也是難于上青天。
一艘寶船光龍骨就需要十幾根百年南松木,還有船體桅桿上層建筑等等……
“起來吧,朕又沒說要馬上建造寶船?!敝炱铈?zhèn)白了于謙一眼,“你是兵部尚書,眼皮子別只盯著困難,什么時候沒有困難,太祖開國那些年不困難嗎?太宗皇帝時五征漠北不困難嗎?為何大明還是能越來越強盛,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辦事,知道嗎?”
“可是……”于謙還想說什么,這時,侯寶在外面說道:“陛下,張老國公和幾位將軍大臣都來了。”
“知道了,讓他們進來吧?!敝炱铈?zhèn)沒再說話,又走回地圖前看了起來。
張輔等人走進暖閣后,小小的暖閣頓時有些擁擠。
“都坐吧,于謙,你先和他們說說。”朱祁鎮(zhèn)回過身,把那份軍報扔了過去。
于謙將建州左衛(wèi)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幾個武將馬上臉上都有些興奮,又有仗打了,又有軍功可以撈了。
而馬瑜、王佐、胡濙等幾個文臣就有些不大愿意了,特別是王佐臉色更加難看,他是戶部尚書,管著大明朝的錢袋子,說他是大明朝的財神爺都不為過,可大明實在太大了,雖然每年有六千多萬兩的賦稅收入,可也架不住家大業(yè)大,每年不是這個地方遭災了,就是那個地方發(fā)洪水了,這可都是他戶部掏出去的銀子。
朝廷在一有個戰(zhàn)事,那花的錢海了去了,戰(zhàn)前要發(fā)足餉銀穩(wěn)定軍心,戰(zhàn)后還要賞銀籌功,戰(zhàn)死將士的安家銀子等等,一場大仗打下來,沒個三五百萬兩都玩不下來。
“這該死的朝鮮,怎么每隔幾年就跳出來惡心人呢?”王佐暗罵一聲。不過他還是忍住了沒有說話,等著皇帝開口。
“都說說,該怎么辦?”朱祁鎮(zhèn)端起茶杯,撇了撇浮沫道。
“陛下,臣聽說朝鮮使臣已經進京了,不如明日召朝鮮使臣前來問話再做定奪?”馬瑜說道。
朱祁鎮(zhèn)沒有說話,心中卻實冷笑連連,對待這群狼子野心、夜郎自大的棒子,直接打就是了,還要廢那么多話干什么。
“臣附議。”
“臣附議?!?
……
果然幾個文臣都不想打這一仗。
“張輔,你曾率軍去過遼東,你說說?!?
“打!”張輔言簡意賅。
“你們幾個呢?”朱祁鎮(zhèn)又看向井源、樊忠、楊洪、范廣。
“打!”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可,”王佐忍不住了,立刻起身打斷道:“陛下,朝鮮乃太祖皇帝欽定的不征之國,若對朝鮮用兵,有違祖制啊。再說遼東苦寒之地,建州左衛(wèi)更是粗鄙窮困之地,朝廷若為這就大興刀兵,實乃下下策啊。臣以為還是等明日朝鮮使臣覲見完后再做定奪。”
朱祁鎮(zhèn)將手中的茶杯重重一墩,茶杯倒在了御案上,“哼,朕把剛才罵于謙的話在說一遍:大明國土遼闊,但無一絲一毫無用之地;犯我皇明者,雖遠必誅!”
王佐一聽頓時一哆嗦,不敢在多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