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要知道節(jié)制,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喝完酒,依舊沒有落座。這時,朱祁鎮(zhèn)落座后,說道:“楊再興,宣旨。”
“陛下口諭,重臣接旨?!?
大殿內的群臣立刻跪下。
“先帝壯志未酬而中道崩殂,朕五內俱焚,悲戚不能自已。常思過往,先帝音容笑貌猶在耳畔。朕以總角之年繼承大統(tǒng),誠惶誠恐,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然,朕于治國之道尚有不足,恐累天下臣民。朕思先祖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念民生之維艱,朕唯有謹慎省身,精研治國之道,方上不負祖宗之盼,下不負天下黎民之供養(yǎng)。”
“今特召知天下臣民,凡軍國大事,著內閣于六部報于太皇太后處決斷,朕在側修習之。”
話音剛落,大殿內哄的一聲炸開了鍋,首先反應過來內閣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跪下道:“陛下,臣等萬萬不能奉召啊。皇明祖訓有制:后宮不得干政啊。請陛下收回成命啊……”
右側的武將還在懵懂中,左側的一群文臣跪滿了一地。
看著一幫文臣在那里哭諫,表演。朱祁鎮(zhèn)心里一陣冷笑。
“若朕不收回呢?”朱祁鎮(zhèn)饒有興趣的把玩著手里的金筷,淡淡的說道。
群臣一愣,不收回?皇帝想干嘛?他這是置祖制于不顧了?
這時,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大聲道:“陛下,后宮干政,于國不祥啊。漢之呂后篡權,唐之武氏篡唐,后宮干政歷來都是國之大患啊,請陛下三思而后行?!闭f完,捶胸頓足,聲淚俱下,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門一般。
又有幾個頭鐵的御史跪拜道:“陛下,劉大人所言極是,望陛下以史為鑒,惕勵自省,切不可自誤啊……”
“那你們倒是說說,朕該如何呢?”朱祁鎮(zhèn)道。
眾人一聽,有門,皇帝到底是年輕,心智不堅。
“請陛下收回成命,謹遵祖訓!”楊榮帶頭說道。
眾人跟著附和。
“朕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大明的天下姓什么?”朱祁鎮(zhèn)冷冷的盯著楊榮道。
“自然姓朱?!睏顦s想都沒想回道。
“楊士奇,你是當朝大學士,聽聞你對《左傳》研究頗深,朕再問你,何為君父之命不校?”
楊士奇暗道不好,這句話出自《左傳:僖公五年》,當時重耳因為得罪了僖公決定逃跑,有人拉住他說既然有誤會和大王說清楚得到諒解就好了,為什么要逃跑,重耳說:君父之命不校。意思是說,我忠于我的王,他雖然錯了,但是他的命令我不敢違抗,還是逃跑吧!
于是后世很多忠君為國文人都很喜歡這句話,來表現(xiàn)自己的風骨。
朱祁鎮(zhèn)的意思很明顯,你們不是天天滿口忠君為國嘛,你們不是天天把圣人之言掛在嘴上嗎,既然古人之言是治國大道,那朕即使錯了,也無可厚非,要么你辭官走人,不然,你就別想著違抗我的命令。和皇帝對抗,你就是不忠不孝之徒,你有什么臉面惶惶然立于朝堂之上?
說白了一句話,不聽話就滾,聽話懂事的人一大堆。朕分分鐘就能替換了你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