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總算收服了鄭國,春秋晉國風云,千里草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加上那些個中原諸侯,誰愿意真的想打仗呢?
無非是晉國有命令,不得已而跟著!
現(xiàn)在鄭國都愿意投降了,于是便有不少諸侯去為鄭國求情。
晉悼公想了想,看在這次鄭國并未向楚國求援的份上,給出了條件:投降可以,必須要訂立盟約。
對鄭國來講,鄭國又不是第一次訂立盟約。再說,在現(xiàn)實問題面前,盟約算什么。昨天剛和楚國訂過,今天跟你晉國訂就跟你訂好了。
鄭國隆重參加了與晉國的盟誓。怎么個隆重法?年幼的國君鄭簡公當然參加了,而且鄭國六卿悉數(shù)到場。
鄭國執(zhí)政大夫子駟代表鄭國宣誓了:
“天降禍于鄭國,鄭國不幸處于兩個大國之間求存。
如今,大國以武力威脅,導致鄭國祖先神靈不能安享祭祀,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百姓辛苦羸弱且無處申告。
今日盟誓后,鄭國如果不服從強大且有德禮的大國,懷有貮心的話,有如此盟!”
子駟的盟誓顯然就是“誰對鄭國好,尊重鄭國,而且有保護鄭國的實力,那鄭國就聽誰的話”。
這下可讓在場的所有晉國大夫生氣了,上軍將荀偃聞言大怒,左手按住劍柄,指著子駟道:
“不行,你說的不算,必須修改盟書,重新盟誓!”
子駟冷冷盯著荀偃,眼睛里射出憤怒的寒光,他不發(fā)一言,會盟現(xiàn)場頓時彌漫著緊張氣氛。
諸侯們都嚇傻了,難不成會有流血事件?
但鄭國人就是鄭國人,中原諸侯小強級別的那類。只見一名年輕人步履堅定地走向子駟,與他并肩站在一起,一字一句道:
“誓言已經(jīng)昭告神靈,難道還可以改么?如果可以改的話,那大國也可以背叛!”
這人是誰?
鄭國卿大夫子展!
應該說,鄭國國內的卿大夫中也是有親晉派和親楚派的。這位子展便是親晉派,而子駟是親楚派。
但在國家利益面前,鄭國上卿子展堅定地與子駟站在一起。
鄭國其他四卿也動了,他們都走將上前,與子駟、子展一起,冷冷盯著荀偃。
鄭國人,就是那么有個性!
荀罃皺了皺眉,見荀偃氣得真想拔出劍來,便走上前去對他輕聲耳語道:
“討伐鄭國,鄭國已經(jīng)表示投降,按理也應該到此為止了。我們要求盟約,他們也答應了。
他們的盟誓也沒有錯,不是晉國討伐他們,就是楚國討伐他們,他們有什么辦法?
他們只能選擇誰最強便服誰,所以失禮的是我們。作為主盟者,我們晉國應該要有一定的格局,不必去計較這些了。
鄭國,是口服而心不服啊。我們不如退兵回去,然后廣修德行,重整軍隊,再次前來。
一次不行,那便兩次,總有一天,會讓鄭國真心歸順,何必非得今天便要他們心服口服?
只要我們晉國有足夠的威望,不要說一個鄭國,就是其他遠方的諸侯也一定會來歸服。
不管如何,總不能在一個向神靈盟誓的莊嚴之地出現(xiàn)血光吧。”
荀偃不得不服啊,果然姜是老的辣,元帥說的太有道理了,對鄭國,確實應該不能急于一時。
于是,荀偃沉著臉退了下去。
荀罃對子駟、子展等人拱手行禮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大夫之意結盟吧。”
就這樣,到會諸侯都與鄭國人歃血為盟,完成了簽約儀式。
對鄭國人來講,很顯然,就是一個虛與委蛇的態(tài)度。
因為鄭國人很清楚,在接下來的歲月里,鄭國將面臨著來自楚國的討伐。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春秋晉國風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里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里草人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