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4章 文書院的歸宿,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彧確實十分痛苦,他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主公,您封王的功勞是‘保境安民’?!?
嘭!
看來劉辯是真讓荀彧失望了,剛說了兩句就拍案而起。
“保境安民?什么可恥的理由!”荀彧此時已經(jīng)有些咬牙切齒了,“哪怕他說個‘朝拜有功’也好??!朝拜有功不行嗎!非要是保境安民嗎?異姓封王,找不出個好的理由來嗎?大漢的臉面沒了,臉面沒了!”
何止是大漢的臉面沒了,王弋的臉面其實也沒了。
王弋這些年的功勞是非常大的,保衛(wèi)邊境、大破胡人、攻滅偽帝董卓、剿滅王芬叛亂等等……
畢竟王弋名義上還是大漢的官員,單拎出哪一樣都能是個不錯的封賞理由。
不過以王弋現(xiàn)在的臉皮來說他也不在乎這些,反正目的達到了就行。
倒是看著氣急敗壞的荀彧有些好笑,這次恐怕荀彧的心是真死了,死得透透的,一點兒也不想給大漢找補什么了。
對于劉辨這個操作,王弋只能豎起大拇指并稱贊“牛逼!”
“唉唉……文若啊……不要氣,不要氣!”王弋強忍住笑,勸慰道,“你就算是氣死也沒什么用,這不是你的錯,甚至都不是劉辯的錯。這樣的世道落到了我們頭上,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將其終結(jié)。事在人為嘛,信天命還不如信自己?!?
荀彧也覺得自己過于失禮,趕緊告罪后將自己推薦的人員名單交給了王弋。
王弋一看,好家伙!
六部尚書的人選都齊了。
只是有些人王弋必須要考慮一下,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而且盡管王弋在名義上已經(jīng)沒了后顧之憂,他依舊準備緩緩推進官制。
自己什么水平自己清楚,王弋連二把刀都不是,貿(mào)然改革依舊容易出現(xiàn)問題。
見到暫時沒有兩人什么事了,王弋叮囑滿寵加快吸收文書院的速度后,便揮退了二人。
文書院其他的還好說,人員名單是王弋必須要搞清楚的。
他現(xiàn)在確實將明面上的監(jiān)察部門定下來了,但是情報機構(gòu)還沒有定下來。
最終王弋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徹底取締文書院,而是將文書院改成了一個完全對外的情報機構(gòu),負責的人就是董承。
而文書院也不再是專屬于他的情報機構(gòu)了,王弋將文書院劃中書省,所獲得的情報將服務于禮部、兵部以及典軍府。
等滿寵核計完成后,文書院所有在冊的特務人員都將擁有正式的官職以及登記造冊,家屬人員也會做出相應的保護。
這么做王弋并不是給那些潛伏的探子看的,而是給朝中的群臣看的,就是為了證明他沒有制造官場恐慌的意圖。
然而他真沒有嗎?
并不是……
王弋建造了詔獄就不可能不用,而且他一直沒有想要放棄明鏡司。
重新構(gòu)建明鏡司是王弋考慮時間最久的一件事,他一直在糾結(jié),糾結(jié)該從什么地方征調(diào)高手來填充明鏡司。
首先王弋想到的就是甄姜那個連鎖飯店,“之味”食肆就是明鏡司最好的地基,可地基上的高樓該用什么搭建呢……
王弋將頭轉(zhuǎn)向了南方,或許是時候推進一下幽州老卒的軍制了……
提起筆,王弋寫了數(shù)道手令。
他準備讓太史慈接替朱靈的職位鎮(zhèn)守幽州邊境,讓朱靈去虎牢關將高順換回來。
最后,他又命人找來了虞翻。
虞翻在河北其實很閑,幾乎就沒有比他更閑的了。
主要是虞翻什么都會,王弋也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職位安排他。
王弋任命他為從事,原本是想著誰忙不過來了便找虞翻幫忙。
可王弋麾下這些人都很驕傲,幾乎不愿意低頭求人,有什么事自己拼拼命也就干完了。
不過虞翻倒也沒覺得自己委屈,只要王弋問到他的意見,他回答起來毫不留情面,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多,王弋也不怎么問虞翻的意見,因為虞翻有時候懟的非常狠。
這次聽說王弋找自己,虞翻樂呵呵的就來了。
能找個挨罵了還不生氣的人主不容易,虞翻以為自己又能過一回嘴癮,很是積極主動。
哪知王弋并沒有詢問他什么有關政事的問題,而是讓他帶著自己的大槍去陳留輔助關羽改革軍制。
說是輔助,其實核心思想只有一條,那就是讓虞翻親自下場,為王弋挑一千武藝、心智、情操以及配合都很默契的士卒回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