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河北的沙盤(二十八),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于忽如其來的重任蔣義渠沒有興奮,他很惶恐。信任是相互的,他不覺的自己能有被人無條件信任的本事,除非將要面對的是一個超級爛攤子。而且他被任命為幽州別駕,幽州有什么?
很快他就知道幽州有什么了,荀彧將幽州的麻煩一一說了出來,事實證明他真的要面對一個爛攤子。
首先王弋面臨的是全面戰(zhàn)爭,可后勤物資就那么多,供給肯定是有優(yōu)先級的,而幽州的優(yōu)先級甚至都不在名單上。
其次就是兵源問題。諸侯們獲得士兵大多都是要靠征或者募,但王弋并不是,王弋的兵源大多都是靠俘。擺在蔣義渠面前的是王弋想要一支二線部隊做為兵源補給,可又不想從百姓中征募,也不想掏錢糧養(yǎng)著,核心思想就是一個白嫖。
對此蔣義渠無言以對,荀彧的態(tài)度很明確,任務是早就給他準備好的,他必須要做,而且必須要做成。他終于明白原來信任是這么回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如果接不住就只能被砸死,沒有什么賞識與否,能力決定地位……
“荀別駕,我有三條建議可以你可以考慮一下?!?
“請講。”
“第一,我們需要著將糧草運輸?shù)姆较蛑卦谟闹莺筒⒅莘矫妗O胍獙⒓Z草運向青兗很容易,只要過了黃河就行,中原交通便利。但并州和幽州不一樣,并州多山、塞外少路,糧草運送非常困難。我們需要一個糧草的囤積地,我認為常山真定就很好。
第二,募兵不一定需要找百姓,甚至都不一定非要是漢民。我聽說烏桓和鮮卑因為互市近些年相對平和,這可不是個好信號,我認為他們應該打一仗。
第三就是應該將民夫運用好,我注意到不少部隊中都有專門管理后勤的士卒,這些人可以用民夫代替。將那些士卒抽調(diào)出來就是一支不錯的軍隊。你認為如何?”
蔣義渠說完看向了荀彧,征求他的意見。哪知荀彧根本就不接茬,反而笑著說:“蔣別駕,這些都是你來主管,你決定就好……我還有事要忙,恕不遠送了?!?
荀彧的舉動很失禮,他也確實不想給蔣義渠什么好臉色。因為他不贊成王弋的這個任命,同樣也反對王弋現(xiàn)在的戰(zhàn)略。實力和野心是要相匹配的,現(xiàn)在的河北顯然還不具備完全戰(zhàn)勝袁紹的可能,過于意氣用事?lián)p失很難估量。
蔣義渠在荀彧這里討了個沒趣有些灰頭土臉,但他接受的是王弋的命令而不是荀彧的,該做事還是要做的。此時河北的戰(zhàn)爭機器正在全力運作,他想要插手非常困難。王弋沒有給他鋪路,他只能自己尋找突破口……
蔣義渠的突破口就是王芬那些老手下,他希望曾經(jīng)的同僚看在雇主的份上多少給他些面子。
看著蔣義渠灰溜溜的走了,辛毗玩味的說道:“文若,你看出來了嗎?”
“看出什么?”
“這個蔣義渠的能力還行,但你覺得主公是看上了他的能力嗎?”
“很難說。畢竟我們都不贊成主公的想法,引入新勢力是一種破局的手段?!?
“是啊……主公要平衡權力了……早了些吧?”
“早么?不早了。我覺得早就應該這么做了?!?
“你們荀家要如何應對?”
“佐治,你要是拿我尋開心就去做事,我是不會讓你開心的。如果你真看不清形勢就去問問袁耀卿,你覺得我荀家需要應對?”
“哈哈哈……”辛毗聞言哈哈大笑,片刻后耐人尋味的說道:“千年荀氏,這一次又讓你們押對了?!?
荀彧沒有理他,地頭繼續(xù)批閱著公文。押注這種事在沒有掀開碟子前誰也不知道結(jié)果是什么,對錯真的不重要,有所學能所用才是應該思考的。
辛毗見荀彧沒什么談性也就不在多言,他現(xiàn)在的事情也不少。之前下的餌已經(jīng)飄出去了,由于荀攸不在,屯田的事便交由他來主管。交給韓浩做實驗的那幾家已經(jīng)有子弟以游學的名義出去了。
餌是香的,也是誘人的,至于能釣上來誰?辛毗很是期待。
有的時候真的要感嘆一下個人的渺小。無論是誰,無論有什么樣的地位,個體在集體面前真的微不足道。樂進的死亡曾讓整個鄴城沸騰,可這種沸騰也僅僅持續(xù)了幾天,現(xiàn)在鄴城再一次恢復平靜,大多數(shù)人該干什么依舊在干什么。
畢竟天下那么大,少了誰也不是不能活?;蛟S真的有人在閑暇時感嘆一句樂將軍死得好慘,可絕大多數(shù)人大概都不知道樂將軍是哪一個……
冀州雖然平靜了,但河北的事還沒有完。就在徐榮離開幽州的第二天,太史慈接到了朱靈的報告,稱斥候在長城之外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鮮卑難民,要求越過長城進入幽州避難。
按理說這種事朱靈是有權限自行處理的,但他卻察覺出了一絲不尋常。從鮮卑逃難而來的人不少,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選擇代郡,而是喜歡從上谷郡進入大漢。
原因也很簡單,代郡一直都是軍事重鎮(zhèn),鮮卑人稍有逾越就會被漢人埋了,根本不給理由,一殺就是全部,老人孩子都不會放過。只有極少數(shù)沒有部落的散戶才會選擇從代郡進入大漢,他們沒有多少糧草補給,必須走最快的路線。
像這次這么一大批非常少見,而且斥候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隊伍里的家眷不少,可孩子卻很少,女人大多數(shù)也都是年老體弱的老婦。
要知道外族對于孝道重視程度不高,荒年的時候很多老人都需要被死亡才行,沒道理逃荒帶著老人啊。
朱靈一面在長城外面給他們劃了一片營地派人日夜監(jiān)視,甚至拿出了一些糧草安撫人心,一面又加急往涿縣送信,希望涿縣能有個應對。
太史慈拿著報告和滿寵研究,那些人到底會不會是育延派來的細作。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