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染血的洛陽(五),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紹接到求援的時候這兩路人馬都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郭嘉被巨定湖擋住,在研究怎么渡湖。孫福則在齊國爬山,只要翻過去北海國近在眼前!
這場戰(zhàn)爭可以說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三個人在袁紹的陣營中聲名鵲起。
郭嘉對時機的掌控和出其不意的進攻方向讓人覺得恐懼。
孫福沉穩(wěn)的策略同樣讓以荀衍為首的謀士們頭疼不已。
但真正打響自己名號的卻是張遼張文遠,這一路上他在千乘砍了昌豨、樂安剁了曹豹、臨濟宰了眭元進,利縣斬了韓莒子。
張遼真的殺瘋了,這些還都是有名有姓的,被他或陣斬、或蹬城斬殺的將領有十幾員之多。
也多虧了張遼有這樣的戰(zhàn)績,要不然他們這一路也不會這么順利。
樂安國是荀衍重點布防之地,可以說這里的士卒都是精銳。
然而這并不是張遼的終點,劇縣會給他第一個名將光環(huán),下邳則會讓他名動天下。
當然,鄴城也知道了郭嘉這次軍事行動。荀彧一面給他們張羅糧食,一面緊急命令張飛在濮陽進行牽制,一面派人將郭嘉臭罵了一頓。
傷寒事大,忙得幾乎所有人都將出兵打袁紹這件事給忘記了,軍令就一直沒有收回來,誰能想到郭嘉敢這么玩兒?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場仗無論如何都得打,既然得罪了,那就得罪死。弄不死袁紹,也要給他來一記狠的。
荀彧直接將建議送到了涿郡,讓王弋督促張合速速行軍。
王弋接到奏報后一面派人通知張合,一面將此事全權交給荀彧,他現在沒工夫管這些,傷寒才是他最大的麻煩。華佗的信來了,送信的人是張機,算是給了王弋一個交代。
通過信件王弋得知了華佗現在正趕往益州,據說那里可能出現了瘟疫,他要是不過去,益州估計剩不下多少人了。
王弋推測這件事可能和他想的不一樣,不僅僅是全國大流感這么簡單,益州出現的瘟疫可能不是傷寒。
王弋推測的沒錯,益州確實不是傷寒。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他身上。
由于他這個變量的出現,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益州的人去了益州。
有人會問是孫堅嗎?不,是賈詡。
賈詡去了益州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讓益州變成一個他可以依靠的地方。
益州是一塊很神奇的地方,四川盆地和四面環(huán)山早就了它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想要進攻益州只有兩條道路,要么從江州進,要么從漢中進。
江州要么山,要么是水。
漢中則要么是山,要么是關。
想要進攻益州所消耗的物資將是個天文數字。
詳細了解了益州之后,賈詡非常滿意,這里簡直就是為他設計的。而他只剩下了一個問題,益州內部對他產生的威脅。
這在賈詡看來就不是個問題,他給孫堅提出了兩條計策,一個是行王道之事,施行仁政,拉攏豪族徐徐圖之。另一個是興霸道之兵,但又不服,滿族滅門。
而根據孫堅的切實情況,賈詡向孫堅建議執(zhí)行第一條策略。因為益州易守難攻,孫堅有的是時間整備益州。
然而事實卻跟賈詡的建議截然相反,孫堅最終在益州大開殺戒,當真殺了個人仰馬翻,諸多世家紛紛煙消云散。
造成這種局面和當時的時情和孫堅的性格有關。
當時因為道路難通,益州其實算是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里面的世家豪族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聯姻、爭斗、淘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利益鏈。孫堅貿然查收搶奪不屬于他的東西,無論手段多溫和,都是不被允許的。
孫堅又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他本身就信奉順者生逆者亡這一套。被世家刺激幾次,消磨干凈不多的好脾氣后,他舉起了屠刀。
益州人要么感嘆孫堅的強大,要么唾棄孫堅的暴虐,在沒人的角落里,賈詡卻在暗自偷笑。
他的目的達到了,孫堅真的是一把好用的刀。
并且如今的局面也不會有人懷疑到他身上,世家們只會將仇恨放在孫堅身上。
即便孫堅很依賴他,但他和孫堅保持了足夠的距離,甚至就連孫堅自己也沒覺得賈詡有多重要。
孫堅認為賈詡的意見雖然很好,可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當然,這些都是他老孫家的內部事宜,未來究竟是賈文和安心在益州養(yǎng)老,還是孫文臺駕馭著這匹西北的獨狼與天下爭鋒誰也說不清。
不過孫堅的大肆殺伐主要就集中在四川盆地的范圍內,因為這里足夠富庶,大戶人家也多,不服他的更多。
這就導致了很多尸體來不及掩埋,被直接丟進了河水里。
腐尸到處都是,加之益州那濕熱的氣候,瘟疫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對此孫堅沒有任何辦法,不過孫堅雖然解決不了瘟疫,但他能解決得了瘟疫的人。
于是另一個惡性循環(huán)開始了……
直到年初的時候,賈詡才發(fā)現自己似乎玩兒脫了。他算到了一切,唯獨沒想到老天居然降下大疫。
可賈詡并不在意這些,這跟他又有什么關系呢?殺人的又不是他,他可是建議孫堅手段溫和一些的。
大規(guī)模的傷寒外加益州本身就有的疫病,現在益州就是個養(yǎng)蠱地,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誓要分個高下。而益州人只是兩股疫病滋養(yǎng)自身的養(yǎng)料……
這就苦了劉表和袁術,本來荊州和揚州沒精力過什么大的戰(zhàn)斗,情況應該是最好的。但隨著不少益州人逃難而來,情況反而比久經戰(zhàn)事的中原還差。
情況最好的其實不是王弋治下的幽冀,而是袁紹的青州。
原因無他,青州的活人真的不多了。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連年兵災、瘟疫橫行似乎都不能完全表達出大地的憤怒,它準備給青州致命一擊。
曹操白天被人打攪了好事非常不爽,晚上剛剛結束戰(zhàn)斗,準備睡個好覺。然而兩封奏報讓他徹底沒了睡意。
一封來自平陰,平陰縣令奏報黃河決口,希望曹操能調糧賑災。
另一封來自青州,是一份密奏。上面寫著王弋出兵,打下了半個青州。
“來人!傳陳長文、荀友若、陳公臺來。”曹操的臉色陰沉的可怕,遲疑片刻又吩咐:“派人盯著韓說府邸,我要知道蔡琰每天都在做什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