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冀州進行時(三),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多時荀攸嘴角便露出了笑容,他提筆寫了兩封名帖命人送出去,邀請兩人夜宴。
這個年代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大多都是宴會,而這兩封名帖一封送到了從事辛毗的府邸,一封送到了王弋書佐崔琰的府邸。
天色漸暗,兩人如約而至。
辛毗比較正式,選了一塊美玉作為禮物。
崔琰就相當敷衍,隨便在路邊買了兩壺濁酒。他看荀攸這個成天陰戳戳的家伙不爽已經(jīng)很久了,王弋揍荀攸的時候他不在場,不然高低也會上去踹兩腳。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辛毗就和荀家關(guān)系好而崔琰就和荀家關(guān)系不好。
正相反崔家和荀家的關(guān)系相當不錯,不過那是因為崔琰和荀彧的關(guān)系好。辛毗則總是希望辛家能超越荀家成為王弋麾下第一大家族,至少也要能和荀家平起平坐,為此兩家沒少在王弋面前交鋒。
好在兩人公私都分得很清,懂得王弋倒了誰也好不了的道理,沒有因為平日的嫌隙拒絕荀攸。
他們也知道荀攸肯定不是來請他們喝酒的,酒過三巡之后辛毗率先開口:“公達,有什么事就直說吧。你們荀家的酒……嘖嘖,喝多了有些胃寒?!?
荀攸沒有在意辛毗帶刺的話語,而是淡笑著說:“既然佐治兄快人快語,我便不藏著掖著了。此次邀請二位前來是想讓二位幫我一個忙?!?
“呦呵,難得啊。”崔琰撇了撇嘴:“沒想到你荀公達也有需要人幫忙的時候?”
“本來是不需要的,不過二位都是主公麾下重臣,不提前知會一聲有些過意不去?!避髫暮闷庖彩怯邢薜?,只見他淡笑改成瞇著眼玩味的笑容說道:“二位應(yīng)該知道我的任務(wù),到時候誤傷到二位家人可就不好了?!?
兩人同時臉一黑,辛毗看了一眼崔琰,對著荀攸說道:“行了,說這些也沒什么用。你找我們做什么?”
“我想請二位家族出面,以家族的名義在冀州購置一些土地?!避髫膊辉賳芑?,而是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不用多,不過最好能挨在一起?!?
辛毗馬上便明白過來荀攸打算動手了,那個計劃當時就是他提出來的,想要達成什么目的他清楚得很,只是眼下荀攸似乎在計劃些其他東西。
辛毗臉色有些難看,沉聲問道:“荀公達,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最好說清楚一些。要不然我們是不會配合的?!?
要是其他人辛毗說不定當場就答應(yīng)了,他對王弋可是一片真心,王弋能過得好讓他怎么配合都行。
問題是這個荀攸實在是難以把握,這貨從來不把想法寫在臉上,也從來不會和其他人說出自己的全部計劃,讓他心中有些沒底。
崔琰倒是無所謂,他做王弋秘書已經(jīng)很久了,再怎么連累也連累不到他。
“佐治兄無須擔心,我肯定不會讓辛家受損失就是了。”荀攸并沒有給出解釋,而是給出了自己的保證。
然而辛毗怎么可能不擔心?辛家被他們哥倆一分為二,一半在徐州、一半在冀州。
現(xiàn)在看來冀州的辛家要比徐州的好上很多,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
荀攸嘴上這么說,誰知道會不會下黑手!
“不行,你必須和我說清楚?!毙僚偷財偱疲骸耙蝗晃疫€要防著你!你騙得了別人,騙得了我?”
辛毗的擔憂是對的,這次牽扯進來的世家荀攸確實都想坑一下,只不過是削弱程度不同罷了。
而且辛家的作用幾乎無可代替,因為荀攸只能確定辛毗是可信的。
無奈之下他只好說道:“佐治兄,家叔即將主持冀州之內(nèi)的水渠建設(shè),那我們不妨配合一下?!?
聰明人一點就透,辛毗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荀攸的意思,心道這家伙果然沒安好心。
不過他有些埋怨道:“你打算讓辛家作為領(lǐng)頭人?”
“當然不是,我的選擇是橋家?!避髫B忙否認。開玩笑,這次的領(lǐng)頭人必定損傷慘重,他怎么可能當著辛毗的面讓辛家出面?
荀攸的計劃其實很簡單,就是靠水源問題挑起辛家和崔家的沖突,繼而讓外來世家和冀州本地世家發(fā)生爭斗。
計劃實行起來也不麻煩,辛毗收購一些土地不會引起任何人的關(guān)注,因為冀州世家大多都吃到了高顯的紅利,但外來的世家能有機會插手高顯的并不多,因為高顯的生意已經(jīng)飽和了,他們只能干瞪眼。為了安撫這些人,王弋在土地政策方面對他們放開了些口子。
不過崔家收購?fù)恋鼐陀幸馑剂?,只要王弋不管崔家收購?fù)恋?,這就相當于釋放了一個允許冀州世家買賣土地的信號,要知道當初為了高顯的生意,這幫人可是將絕大多數(shù)土地和佃農(nóng)都交出去了。如今崔家又可以賣土地了,那在高顯賺得盆滿缽滿的他們自然不會客氣。
這時候荀家和周家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只要他們不提出異議,辛家向橋家低個頭,橋家自然而然會成為外來世家的領(lǐng)袖。
到了那個時候,本地世家和外來世家因為爭搶良田必然會有所沖突,辛家和崔家再因為水源的問題打起來,局勢定會非常緊張。
只要崔家打死幾個辛家的佃農(nóng),辛家?guī)税鼑藜?,作為新任的領(lǐng)頭世家,橋家就必須有所作為。
后面的事就和辛家與崔家沒什么關(guān)系了,雙方必定斗得你死我活,到時候荀攸再出面收拾殘局即可。
這算是一箭三雕的計策,即削弱了冀州本地世家,又削弱了外來世家,還給荀彧組織修建水渠提供了絕佳的借口。
那些世家吃了虧之后只能乖乖配合,不然到時就不是荀攸收拾他們了,就該輪到荀彧動手了。
辛毗得到了滿意的答復(fù),對荀攸的計劃自然不會有什么意見。
別看這次是荀攸求他辦事,然而這件事中沒有一點兒人情世故,全都是利益交換。
從表面上看來辛家和崔家吃虧了,又是出錢買地,事后又會被問責。
其實不然,他們起到的作用王弋一定會知道,而且一定會將他們的損失從其他地方給他們找補回來,這是一個君主該有的覺悟。
可是王弋找補回來的東西可就不是那點兒錢和地了,而是權(quán)勢和信任。
辛毗甚至還要謝謝荀攸找的人是他,要不然辛家在荀攸的謀劃也中絕對跑不了。
三人對得到的答復(fù)都很滿意,只是崔琰有些不忍的問:“這件事要不要和橋家通個氣?”
荀攸對此笑而不答,辛毗卻有些不屑的說道:“季珪,你下棋的時候會問棋子愿不愿意往那里走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