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離別,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呵!有時候謀殺了純真的并不只有時間,世事往往是最鋒利的刀……
馬車骨碌碌行駛在熱鬧的大街上,李儒卻透過車窗面色陰鷙的看著這一切。
不得不說河北確實富庶,但這和大漢唯一能扯上關(guān)系的大概只有劉虞和王芬那些安民的舉措了。
王弋真的很可怕,隨著對他了解得越深入,李儒就越感到恐懼。
沒有來過這里的人根本無法想象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王弋養(yǎng)著比其他諸侯兵力總和還要多的軍隊,百姓在逢年過節(jié)居然能吃上肉,甚至能將一部分余糧賣錢或是釀酒。
李儒長年居住在洛陽,他很清楚即便是天下中心的洛陽也達不到這種水平,這樣的勢力一旦開始戰(zhàn)爭動員,橫掃天下只在須臾之間。
而且在李儒眼中王弋是個很神秘的人,他總是覺得王弋似乎在擔(dān)憂什么,顧忌的事情非常多,根本不像是想要爭天下的樣子。
可王弋的做法卻是實打?qū)嵉臓幪煜?,每一步都在為那個至高無上的的位子鋪路。
面對這種情況李儒產(chǎn)生了好奇,他想要知道王弋的打算究竟是什么,所以當王弋讓他去簡雍麾下任職的時候他沒有猶豫就答應(yīng)了。
然而剛?cè)]多久,簡雍便發(fā)布了一項任務(wù),簡雍打算往洛陽、長安、下邳、襄陽、平輿、成都等地派人,在那些地方建立情報站,收集情報。
幾乎在一瞬間李儒便決定拿下去洛陽的資格,雖然他的眼睛在冀州的名醫(yī)醫(yī)治下已經(jīng)好了,但不知為何總感覺身體越來越虛弱,恐怕將時日無多。
其實他感覺自己可能撐不到董白成親的那一天了,所以趁著現(xiàn)在還有力氣,他準備了解所有的恩怨。
當初他在洛陽投降王弋的時候,王弋并沒有給他多少人和時間,只能讓他勉強摳出袁隗和接走董白。
如今機會擺在眼前,不好好利用才是腦子不正常。
不知不覺間李儒來到了簡雍的署衙,準備領(lǐng)取自己的人手然后出發(fā)。
然而簡雍卻出來和他見了一面。
“李文儒,我知道你想干什么。”簡雍陰沉著一張臉說道:“你死不死我一點兒也不在乎,但你要是敢壞了主公的大事,我當著你的面,親自剁了董家那兩個!”
李儒的臉色同樣也不好看,憑他對簡雍的了解,這家伙漂亮話說得比誰都好聽,辦起事來下手比誰都狠,他相信簡雍能干出這種事。
“你放心,不會耽誤州牧之事的。你也用不著拿小姐來要挾我,孰輕孰重我很清楚。不過你最好不要輕舉妄動,我的謀劃不到最后很難看清楚,州牧又不是沒吃過虧?!崩钊宓脑捳Z也是夾槍帶棒。
簡雍的臉色更難看了,他知道李儒說的是公孫瓚那件事。那件事對于王弋來說真的很傷,王弋受傷是小事,但李傕郭汜兩人造成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大了,直到現(xiàn)在代郡和上谷郡都沒有緩過來,更別提遼東軍的損失了。孫寧的叛變直接導(dǎo)致王弋幾年后用遼東軍平定烏桓和夫余的計劃打了水漂。
“哼?!焙営豪浜咭宦?,沒有回應(yīng),只是警告道:“你最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洛陽是重中之重,要不是主公點頭,我是不會讓你去的,即便是現(xiàn)在我依舊不信任你?!?
說著,簡雍從袖中拿出一封信交給李儒繼續(xù)說道:“這是主公給你的信,讓你到了洛陽再看?!?
李儒有些驚訝,接過信后也不再和簡雍嗆火,而是領(lǐng)了自己這次的隨從之后便出發(fā)了。
說到隨從李儒有些佩服簡雍,這些人什么形象都有,從行腳小販到世家貴公子一應(yīng)俱全。
但李儒卻知道這些人曾經(jīng)都是佃農(nóng),是不在冊的黑戶,是不曾存在過的人。
簡雍將這些人訓(xùn)練成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每個人都像模像樣,很難看出破綻。
擁有這種本事什么情報拿不到?以那個騎著馬的世家公子為例,他去了洛陽很有可能成為一名官員,運氣好說不定還能出任要職。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想想就知道,這些人不需要擔(dān)任太大的官職,只要能當個縣長縣令什么的就足夠了。
一旦王弋大軍壓境,雙方對峙的時候?qū)Ψ谨庀聰?shù)個郡縣忽然叛變,那將是滅頂之災(zāi)。
而且王弋除了涼州那個混亂的地方以外,幾乎每個勢力都覆蓋到了,就連遠在益州的孫堅也沒放過,甚至派了黃權(quán)親自領(lǐng)隊,陳震擔(dān)任副手,隨行人員多到上百。
不過這和李儒都沒什么關(guān)系,他在考慮如何用這些人達成自己的目的,他也不相信簡雍真的會對董白下手。
甄姜和董白的關(guān)系非常好,而且因為上次挾持董白的事讓甄姜對她頗為內(nèi)疚,李儒根本不擔(dān)心董白的處境。
隊伍剛走出城門,李儒便將王弋的信給拆了,他才不會傻到真的等到洛陽再看。
然而信上的內(nèi)容卻讓李儒頗為動容,王弋要求李儒在曹操的朝廷中謀取三個職位,也僅僅是謀取三個職位。
而且王弋只對一個職位有要求,他需要一個自己人成為黃門侍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剩下的人和洛陽城里王弋的一部分資源李儒可以隨意使用,找到董卓的尸骸之后直接寫信告訴王弋,王弋會派人接替他的職位。
王弋在信中坦言李儒吃掉袁隗的事情讓他十分厭惡,可既然李儒來投了他,他就不能讓李儒寒心。
只要找到董卓的尸骸,等到接替李儒的人到了洛陽,李儒就可以隨時帶著董卓的尸骸前往臨洮縣將其安葬,李儒也不必回來,留在臨洮為董卓守墓即可。
李儒看完信后搖頭苦笑,王弋已經(jīng)看穿了他的想法。
董卓的尸骨根本找不到,那些人不過是王弋給他復(fù)仇用的籌碼而已。
王弋的意思很明確,只要不耽誤了他的正事,李儒想干什么隨意。
而且王弋還將李儒的后事給安排好了,去臨洮為董卓立個衣冠冢,李儒就在那里隱居便好。
一時間李儒有些感慨,此去洛陽他必定要報董卓的知遇之恩,可如此一來便是負了王弋的禮遇。
沉思片刻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xiàn)在李儒腦海,他已經(jīng)活不了多久了,為何不鬧個天翻地覆?也好讓世人知曉他李文儒的大名!
如此忠義也能兩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