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霆希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義廉退,顛沛匪虧,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鈞霆希音,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上一章講了“仁慈隱惻,造次弗離”,我們接著講其下半部分——“節(jié)義廉退,顛沛匪虧”。那什么是“節(jié)義廉退”呢?這也是我們德行品質(zhì)幾個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下面便詳細解析一下。
我們先從“節(jié)”開始說起?!肮?jié)”,其繁體字為“節(jié)”,形聲字見于戰(zhàn)國文字。在戰(zhàn)國文字中其字形從竹,即聲;其上面是 “竹” 字頭,表明這個字的本義和竹子有關(guān);下面是 “即”,表示讀音,綜合下來,其本意就是竹節(jié)的意思?!墩f文解字》給出的解釋:“節(jié),竹約也”,“約,纏束也,竹節(jié)如纏束之狀”。其意思就是說:竹子各段連接處有環(huán)狀突起,這個突起的部位就是竹節(jié),看起來像是被纏繞束縛的樣子。所以,“節(jié)”字產(chǎn)生是與竹有著直接關(guān)系,原是指竹的枝干間堅實結(jié)節(jié)、分枝長葉的部分,即竹節(jié)。因竹節(jié)的形狀對竹子有所約束,故此引申出節(jié)制、約束的意思,進一步引申出節(jié)省、節(jié)約的意思。由此把事物截取一段引申為摘取的一部分也稱之為“節(jié)”。
由于竹子有了節(jié)就形成一段一段的,所以再后來凡是成段的東西都可以叫“節(jié)”,形成了事物的分節(jié)、分段。例如音樂的“節(jié)拍”“節(jié)奏”,語音的“音節(jié)”,文章的“章節(jié)”等等。又將時間的段落引申為節(jié)氣、時節(jié),由此也有了節(jié)日。中國古代歷法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時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節(jié)。合稱“四時八節(jié)”,即指全年?!鞍斯?jié)”的每節(jié)一分為三,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開始的那天就是那個節(jié)氣的“節(jié)日”。
由于竹子挺拔高挑,很有風度,人們將這種風度象征的意義稱之為“節(jié)”,后來講這種高尚品質(zhì)形成了道德規(guī)范也叫“節(jié)”。如節(jié)操,氣節(jié)。崇尚節(jié)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和價值目標。一個人,臨大事要有氣節(jié),論處世要講操守。于是“節(jié)”又和憑證、守信產(chǎn)生聯(lián)系。古時有一種作為憑證的物品稱為“符節(jié)”,也簡稱為“節(jié)”。符節(jié)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面刻有文字,一般分為兩半,使用時以兩半相合為驗。后來,“節(jié)”則成了使者所持憑證的統(tǒng)稱。
“義”,其繁體字為“義”,象形字或會意字,始見于甲骨文。在其最初的字形里,其上部是“羊”,下部是“我”。集中文字都是相同的,但其字義的解析卻有幾種說法:
說法一,羊是古代祭祀時常用的祭牲之一。在古人的觀念里,羊是美善的象征,而“我”在此是聲符,同時表示的是那個祭祀的人。所以,“義(義)”字造字原意為人的祭祀儀式。
說法二,講的是“我”原指一種長柄的兵器,這種兵器在戰(zhàn)場上不太靈便順手,但在儀仗隊里用得上,所以在部族祭祖時,除了供上羊頭之外,還有手握“我”的武士作儀仗隊,這也是和祭祀相關(guān)的。上面的“羊”表示美好的祭品,加上“我”表示儀仗;故此“義(義)”字的作用在于“儀”,所以認為“義”本義即為威儀、禮儀。
不管哪種解釋,我們都可以看出義是和古代的祭祀脫不了關(guān)系的。后來,人們在“義”表示威儀的本義的基礎上加了個“人”形成了“儀”字專門表示儀式。
“義”在古代有合適合宜的意思,這一用法假借自“宜”?!吨杏埂氛f:“義者,宜也?!薄抖Y記·祭義》:“宜者,宜此者也。又表記道者也。”注云:“義也,謂斷事以事宜也?!薄夺屆罚骸傲x,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義”由合適合宜的意思引申為合理的主張思想、應該遵循的原則和規(guī)范,即“仁義”。
儒家將義作為五常之一,可見義的重要性??鬃诱J為:所謂義,就是“適宜”。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行為符合周禮和道德,就是“義”。孟子進一步將“義”闡述為:“義”就是人的“羞惡之心”,也就是對于自己丑惡的言行感到羞愧,對于他人的丑惡言行感到憎惡。儒家并沒有規(guī)定“義”的具體內(nèi)容,只是明確了“義”的含義——言行符合禮法和道德。所以,“義”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范疇,位列仁、義、禮、智、信等“五?!钡牡诙?,是君子一切言行都要遵循的原則。
儒家的仁和義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仁,是修身要達到的目標,而“義”,則是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而“義”則是人的正路;將“義”作為實現(xiàn)“仁”的必由之路;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義”??鬃犹岢鰵⑸硪猿扇?,孟子提出舍生而取義,將仁、義放在了超越生命的位置。
“廉”,形聲字,始見于篆書,從廣,兼聲。在篆書的字形中,其由代表建筑的“廣”字,和代表連接、合并意思的“兼”組成,其字的本義是廳堂的上方用于連接又有棱角的橫梁。《説文解字》:“廉,仄也。從廣兼聲?!?這看起來好像不太容易理解?!墩f文解字注》給了進一步說明:“此與廣為對文,謂逼仄也。廉之言斂也。堂之邊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邊皆如其高。賈子曰:廉遠地則堂高,廉近地則堂卑是也。堂邊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為淸也,儉也,嚴利也?!辈粌H講出了其本義,更把其引申的意思全部講了出來。
“退”,會意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甲骨文中的字形和現(xiàn)代字形區(qū)別很大。左邊像一個食器 “豆” 或 “皿”(代表餐桌或祭祀用的器具),右邊是一個 “止” 字,即 “趾” 的本字,代表腳板。腳趾朝著與食器相反的方向,表示離開進食的餐桌或祭祀的場所,有離開之意。金文中,有的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 “彳” 旁,“彳” 表示行走、道路,強調(diào)了離開的動作是一種行走的行為,增強了 “退” 字的行動義。隸書承續(xù)了篆文的寫法,將篆文中的一些筆畫進行了簡化和規(guī)整,此時 “退” 字的 “辵” 旁已經(jīng)與現(xiàn)在的 “走之旁” 非常相似??瑫鴮?“辵” 寫成了 “走之底”,將篆文或隸書中的其他部分進一步簡化和規(guī)范化,形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 “退” 字?!墩f文解字》:“退,卻也。”意思去的就是其本意。,“退” 字從最初表示離開餐桌或祭祀場所,逐漸演變?yōu)楸硎鞠蚝笠苿?、離開、衰減、交還、撤消等多種含義而這里的退表示的辭讓的意思。也就是孟子四端里面的“禮之端也”的“辭讓之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鈞霆希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霆希音并收藏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