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霆希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鈞霆希音,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上一講當中,周興嗣引用了《詩經(jīng)》里面的兩句詩,生動形象地講述了古代時期人們于廣袤無垠的田間地頭不辭辛勞、揮汗如雨的勞作場景。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勤勞的身影穿梭于阡陌之間,或播種插秧,或除草施肥,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希望。勞動過程中,人們臉上便會綻放出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這種笑容不僅僅源于勞動帶來的身體疲憊得到釋放后的輕松愉悅,更是源自內(nèi)心深處對于即將到來的豐收所懷揣著的那份殷切期盼。
通過這樣一幅畫面,我們不僅能夠深切感受到古時人們耕作時那種簡單純粹卻又無比快樂的心情,同時也能從側面深刻體會到農(nóng)業(yè)在人們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它對于整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至關重要性。畢竟,民以食為天,農(nóng)業(yè)作為人類生存之根本,始終都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石所在。
農(nóng)業(yè)乃是一個國家得以穩(wěn)固發(fā)展、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它宛如大地之母一般孕育著萬物生靈,滋養(yǎng)著無數(shù)生命的成長與繁衍。從古至今,農(nóng)業(yè)始終占據(jù)著國民經(jīng)濟的關鍵地位,為人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糧食和各種生活必需品。而稅收,則是撐起整個國家機器運轉的堅實支柱。稅收不僅是政府籌集財政資金的重要渠道,更是保障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以及各項公共事業(yè)順利開展的根本所在。正是因為有了稅收這一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國家機器才能正常高效地運行,為人民創(chuàng)造出更為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今天我們便來到了——“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稅”,形聲字,最早出現(xiàn)在篆文之中。它的篆文字形來看左邊是“禾”,代表和莊稼相關;右邊是“兌”,在古代通“悅”,后來有了兌現(xiàn)的意思;二者綜合下來,意思便是用收成去兌現(xiàn)?!墩f文解字》:“稅,租也。從禾,兌聲?!彼裕玖x是用谷物兌現(xiàn)田賦。原來莊稼熟了,把新收獲的莊稼上交國家叫做納稅,所以稅是禾木旁。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訓為:“斂財曰賦,斂谷曰稅”,可見“賦”和“稅”是兩個概念,交錢和谷物也是不一樣的。繳現(xiàn)金的為“納賦”,跟錢有關,所以“賦”字是貝字旁。在上古時代我們的先輩主要活動于黃河流域,見不到大海,貝殼很稀少,故此以貝殼用作流通的貨幣。在貝殼上打洞,用繩子串起來,五個一串叫一系,二系十貝叫一朋。繳納現(xiàn)金的叫賦,繳納谷物的叫稅,二者完全不一樣。
關于納稅再跟大家分享一下稅和“耗子”的由來。歷史上的西漢初期,由于“文景之治”,賦稅田租已經(jīng)從秦代的三抽二,減至三十抽一。百姓富足,物阜民豐,國家的糧庫都堆滿了。到漢武帝繼位時,國庫里的糧食由于新谷壓舊谷,已經(jīng)堆到露天地了。府庫里的貫錢也因多年不動,連穿錢的繩子都爛了。糧倉的大敵是水火再加老鼠。每屯藏糧都要用紅筆標明因老鼠造成的自然耗損數(shù)字,寫成“耗字多少”,因此老鼠又叫“耗子”。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除了田賦之外,國家征收的賦稅種類逐漸增多,如關稅、牙稅、契稅等,“稅” 字的含義也隨之擴大,泛指各種賦稅。如《漢書?食貨志》中 “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這里的 “稅” 就包含了多種類型的賦稅。稅字用作動詞時,表示征收或交納賦稅的行為,如 “趙簡主出稅者,吏請輕重”“耕者則重稅” 等,都體現(xiàn)了稅字的動詞意義,即國家對百姓征收賦稅,或者百姓向國家交納賦稅。
“熟”,其最早為“孰”,最早見于篆文。在篆文中其字形其字形像是一個人雙手捧著東西在烹煮的樣子;從享(烹),表示和煮食物相關;從丮(ji),表示用雙手拿著食物的意思,總會來,表示手持食物放在火上烹煮。到了隸書和楷書時期,在 “孰” 的左邊添加了 “灬”(火),造出了現(xiàn)在的 “熟” 字,強調(diào)了通過加熱使食物達到可以食用的狀態(tài)這一概念。“熟” 的本義是指食物經(jīng)過烹飪后達到可以食用的狀態(tài)。后來引申為植物果實或種子成熟的狀態(tài)。后來進一步引申在與人或事物接觸過程中,經(jīng)過多次的認知和實踐,變得熟悉的意思;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對某種技能或知識達到很高的水平的意思。后來進一步表示某種事物程度很深,例如熟睡。
“貢”,形聲字,最早字形出現(xiàn)于金文。金文中的字形由“工”和 “貝” 組成,寫作 “貢”。工,像古代的一種工具形狀;貝在古代曾作為貨幣使用,增加貝字旁后的 “貢” 字,體現(xiàn)了與財物、貢獻有關的意思。其字形像是雙手捧著貝(財物),表示向某人或某機構進獻財物的意思。在古代社會制度下,諸侯、臣民向帝王或中央政權進獻物品是一種義務。所以其造字本義是向君主敬獻稀世大貝殼的意思。后來“貢”字從進獻貢品的意思引申出來拿出、奉獻的意思?,F(xiàn)代以來則多指把物資、建議等等用于對國家、公眾有益的事。
后來,進貢變成了一種制度?!柏暋弊鳛檫M獻制度,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遠可以從夏朝開始,各部落或諸侯國都要向中央政府進貢物品以表示臣服。中央政府也以此作為致邦國之用的方法,進貢者往往得不到什么賞賜作為回報。但后來“朝貢”逐漸成為一種形式,一種象征。
后來地方政府把本地的杰出人才被舉薦到中央政府,就像進貢特產(chǎn)一樣,由此對這種人才也稱之為貢士,自唐代以來,朝廷選拔人才,由州縣推薦的叫作“鄉(xiāng)貢”。白居易《與陳給事書》:“嘗勤苦學文,迨今十年,始獲一貢?!边@里的貢就是舉薦的意思。唐代鄉(xiāng)貢入選者可進京參加會試。后來,從各州縣秀才中選拔上來的人,可以入國子監(jiān)學習,這些人叫作貢生。明清時期,貢舉制成為科舉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字形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由“辛”“斤”組成,“斤”在古代代表像斧子一類的工具,表示用斧子砍伐的意思,“辛”字在這里是表音的聲旁,也代表木樁的意思;綜合下來,就是用斧子砍木頭的樣子。后來“辛”字下部被改成“木”,以強調(diào)砍伐樹木的意思。
另一種說法說其字形是個會意字,從斤從??,??即榛的古字,代表的是榛子樹或者是樹木。注解《說文解字》的段玉裁認為該字“當作從斤木,辛聲,非從??聲也”,這也是一種說法。而“斤”同樣是代表像斧子一類的工具,表示用斧子砍柴的意思?!墩f文解字》:“新,取木也?!庇纱丝梢?,其本義為打柴的意思,是動詞;由于“新”為引申義所專用,作為名詞的“柴薪”的意思便由另加義符“艸(艸)”寫作“薪”來表示。《詩經(jīng)·豳風》:“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薄靶介耍╟hu)”就是從臭椿樹砍取木柴。引申指砍取的木柴,這就是后世常用的柴薪義。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jīng)·順道》:“百姓斬木艾新而各取富焉?!边@里的“新”即指柴薪。
因柴是剛砍下來的,由此引申為初始的、剛出現(xiàn)的意思,與 “舊” 相對。這個意思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牡糯慕忉尵捅娬f紛紜了。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取木者,新之本義,引申之,為凡始基之稱?!辈恢叭∧尽绷x是怎樣引申出“始基之稱”的,說得含糊其辭。清代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認為:“斫木見白新也。凡物之易于更新者莫如木,故取義焉。”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加以申述說:“以斧析木而鮮白之色見矣,此新舊之義所從出也。自后世以薪代新,遂專用為新舊義矣?!表侥撅@出鮮白色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由于斫木現(xiàn)白,故新引申而有鮮潔義。《文子·上仁》:“不敢清明者,處濁辱而不敢新鮮。”此“新鮮”與“濁辱”相對,指清潔。由鮮白義再引申出剛出現(xiàn)的或未曾使用過的之義,與舊相對。
從初始、剛出現(xiàn)的意思進一步引申為更新、變新的意思。如 “萬象更新”“面目一新”“改過自新” 等。但用作副詞時,指時間不久、剛才,如 “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新來乍到”“新近” 等。
所謂“稅熟貢新”,講的是廣大的黎民百姓需要依據(jù)既定的規(guī)則和要求,將自家田地里成熟收割的谷物按時按量地繳納給官府,以此作為應盡的賦稅義務。這些谷物經(jīng)過精心耕種、悉心照料,飽含著農(nóng)民們辛勤勞作的汗水與心血。
不僅如此,除了繳納賦稅所必需的成熟谷物外,百姓還需主動向朝廷或者上級奉獻上新近收獲的各類很有特色的、珍貴的物產(chǎn)。這些新收獲的物品或許是新鮮水靈的瓜果蔬菜,又或是珍稀名貴的山珍海味;可能是精巧別致的手工藝品,也有可能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土特產(chǎn)品。每一份進貢之物都承載著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民眾對統(tǒng)治者的敬意與順從。
稅熟貢新,一方面保障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來源,使得統(tǒng)治階層能夠有效地維持政權運轉和開展各項公共事務;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不同地區(qū)之間物資的交流與流通,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分明的特點以及百姓對于統(tǒng)治階級的依附關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鈞霆希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鈞霆希音并收藏閨蜜老公把我壓在懷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