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商稅改革,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啰說,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慈烺改革的想法很多。
需要改革的地方也同樣很多。
不過最先改革的卻是商稅。
說起來這大明皇朝的商稅,那就是一個笑話。
在朱元璋和朱棣時期,在商稅的稅率非常低的情況下,能夠收上來的高稅都少得可憐。
后面想收商稅那就更別想了!
這也是朝廷為什么沒錢的原因,同時也是天啟皇帝,為什么讓魏忠賢拼命去搞錢的原因。
因為隨著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光靠從農(nóng)民身上收稅,能收幾個大子呀?
而什么山西八大晉商,還有什么海商鹽商之類的。
個個都比朝廷還要富有,卻根本不用交稅。
所以哪個皇帝要是敢征收商稅的話,立馬有文武大臣跳出來喊高喊與民爭利。
宋朝之所以富有,就是因為他們商業(yè)發(fā)達,并且征收商稅,
到了元朝的時候?qū)嵭邪愔啤?
所謂的包續(xù)制簡單來說就是某一個省份,假設(shè)每年的稅收是200萬兩銀子。
那么這200萬的銀子的稅收,直接分配給當?shù)氐墓倮艉褪兰掖笞?,以及各種利益集團。
他們只要拿出200萬的銀子來交給朝廷就行。
至于他們在當?shù)卦趺凑鞫?,又收了多少銀子的稅收,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元朝的統(tǒng)治雖然殘暴。
但真正禍害老百姓的人,其實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以及各種利益集團,還有那些貪官污吏。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
所有到了一定規(guī)模和有一定能量的大商人,那都是跟世家大族以及那些貪官污吏有勾結(jié)的。
真正交稅的其實還是老百姓。
后面就玩崩了,然后公逼民反了唄!
而到了明朝之后。
那些大商人過習(xí)慣了好日子。
他們寧愿拿出錢來行賄那些官吏,也死活不愿意給朝廷交稅。
這就導(dǎo)致官僚集團和世家大族,以及各種利益層都跟商人勾結(jié)在一起。
朝廷想要收商稅那就是千難萬難。
朱慈烺雖然通過抄家滅族,搞到了8000多萬兩個銀子。
但是面對明朝如今的爛攤子。
有著8000多萬兩銀子也支撐不了太久。
所以朱慈烺的第1項改革措施就是收商稅。
為朝廷開辟新的財源。
并且新的商稅政策收稅比例相當高。
原先是統(tǒng)一的30稅一,也就是3%左右的商稅,這么低的稅收都還沒人愿意上稅。
這讓朱慈烺非常的惱火。
朱慈烺實行了階梯式的稅收政策。
小攤小販路邊小店之類的,每月的營業(yè)額低于50兩銀子,按照原先的30稅一來收稅。
50兩~100兩銀子,那就是4%的商稅,100兩~200兩銀子,那就是6%的商稅。
然后就這么向上遞增,最高的稅收額度達到了30%。
另外還按品種來進行劃分,比如經(jīng)營糧食、衣服和車馬店之類的商家,那收稅就相對較低。
經(jīng)營酒水香料這些的商家,那就全部都是高稅收,最高稅率達到了45%。
這個方案一經(jīng)公布,立刻就引起了一片嘩然。
但是沒關(guān)系,朱慈烺手上牢牢地掌握著兵權(quán)。
并且還有錦衣衛(wèi)跟東廠在配合著,已經(jīng)開始在京城和周邊地區(qū),開始推行新的稅收政策。
如果不想在這些地方做生意的,可以搬走,朝廷和各部門的人員都不會阻攔。
但是想要在這些地方做生意,那就必須按規(guī)矩來交稅。
以后朱慈烺他們實際控制的地盤擴展到哪里,這樣的政策就會推廣并執(zhí)行到哪里去。
朱慈烺相信過習(xí)慣了好日子的很多豪商大族,肯定都會接受不了。
那些家伙只要敢跳出來搞事情,朱慈烺就會趁機把他們都給清理掉。
朱慈烺玩的是陽謀。
并且稅收改革僅僅是一個開始,后面還有更多的改革,會觸及更多人的利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啰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啰說并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