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九章 吉兇難料,穩(wěn)賺不賠,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帳內(nèi),一盞青銅雁足燈幽幽燃著。
火苗被帳外滲入的秋風撕扯,在姜維冷峻的眉目間投下詭譎的陰影。
他盤膝而坐,掌心托著那枚錦囊——素白絹面繡著暗紋云蟒,指腹摩挲間竟觸到鱗片般的凹凸。
“秋深霜重,當借東風?!?
他低聲念出竹簡上的八字,嗓音沙啞如磨過粗粛。
簡上墨跡極新,可筆鋒轉(zhuǎn)折處卻藏著建興年間的敕令筆法——那是諸葛丞相獨有的運筆習慣,最后一捺總帶三分劍意。
燭火“噼啪”爆了個燈花。
姜維突然翻轉(zhuǎn)竹簡,借著驟亮的火光,看見簡背布滿細如發(fā)絲的刻痕。
指甲沿著紋路輕刮,暗紅色的粉末簌簌落下——是混著朱砂的松膠,遇熱則顯形。
洛陽城防圖漸次浮現(xiàn),但九座城門的位置全被蟲蛀般的孔洞替代。
他蘸著燈油涂抹孔洞,油漬竟在簡面暈開成血色,隱約拼出“中元二年”幾個小字——那一年,魏明帝大修洛陽城墻,征發(fā)民夫三萬,死者逾半。
錦囊內(nèi)襯突然飄出一縷異香。
像陳年艾草混著腐橘皮,又似五丈原大營藥爐里永遠熬著的祛濕湯。
姜維太陽穴突突直跳,恍惚看見竹簡上的血字蠕動起來,變成當年七星燈將滅時,丞相咳在絹帕上的那灘黑血。
帳外傳來三更梆子響。
他猛地合攏錦囊,卻摸到夾層里一片硬物——半枚龜甲,刻著卦象“水火未濟”,正是諸葛丞相最后一次北伐前夜,星墜營門時所得的兇卦。
甲背有新鮮刮痕,露出森白的骨茬,仿佛剛剛被人從活龜身上生生剜下。
四更梆子敲過第三響時,帳外忽起馬蹄聲。
不是鐵騎沖鋒的轟鳴,而是單騎踏夜的孤響——蹄鐵叩擊凍土的脆音,在深秋寒夜里格外刺耳,像是有人以冰錐鑿擊更漏。
姜維指節(jié)微頓,青虹劍在鞘中震顫,劍刃與鞘壁相擦,迸出幾點幽藍火星,映得帳內(nèi)鬼影幢幢。
蹄聲由遠及近,卻在營門三丈外驟然消隱。
親兵厲喝尚未出口,弦響已撕裂夜幕——
“錚——!”
箭鏃破帳而入的剎那,釘在帥案上的不是箭,而是一截焦尾琴弦。
琴弦猶自嗡鳴,尾端系著半片枯葉。
葉脈間以針刺出小字:“洛水寒,龍門開。”墨色幽綠,竟是用陳年艾絨混著銅銹寫就。
姜維指尖觸及葉片的瞬間,帳內(nèi)燭火“嗤“地騰起三尺青焰,火光中浮現(xiàn)出洛陽城樓的虛影——檐角鴟吻缺了左目,空洞處正汩汩滲出血漿。
帳外忽起風聲,不是秋風掃葉的颯響,而是萬千鐵甲摩擦的窸窣。
霜白的霧氣自地縫漫入,在地面蜿蜒成卦象“雷水解”。
姜維劍尖輕挑,霧氣驟然凝結(jié)成冰,冰晶在案上拼出微型隴西地貌。
渭水支流的位置,插著七根骨針——針尾赤繩的打法,與當年白帝城先帝腕上平安結(jié)分毫不差。
霧氣突然翻涌,凝成一只半透明的手,食指在陳倉位置重重一叩。
“咚——”
案下傳來空洞回響,仿佛敲響了某口埋在九泉下的銅鐘。
更漏突然停滯。
銅壺滴漏的孔眼結(jié)出冰棱,將下墜的水滴凍在半空。
冰珠落地時竟發(fā)出編鐘般的清響,裂成兩半——
左半冰珠里,黑蟻銜著微型魏字旗;
右半冰珠里,紅蟻拖著蜀錦金絲。
兩只螞蟻隔冰相望,顎齒開合間,帳外傳來三聲鴉啼。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