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一十章 看世家表現(xiàn),見風(fēng)使舵的世家,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后來袁紹在黎陽縣帶兵,將部隊駐扎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規(guī)勸說:“天子如今在許昌,百姓的愿望支持順從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謹守治境,向天子述職,以便安定這一地區(qū)。”
袁紹卻不聽從,于是在官渡大敗。
等到袁紹死后,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斗,爭著想得到崔琰。
崔琰說自己有病,堅決推辭,因此獲罪,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依靠新野陰夔、陳琳營救,才免于一死。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打敗袁氏后,兼任冀州牧,征召崔琰任別駕從事史,對崔琰說:“過去查核戶籍,可以達到三十萬之多,冀州可稱得上是大州了?!贝掮卮鹫f:“如今漢家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師駕到,沒聽說先傳布仁聲,以擴充實力為當(dāng)務(wù)之急,這難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于明公的嗎?”曹操肅然動容,向他表示歉意。當(dāng)時賓客都大驚失色。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征討并州,留下崔琰在鄴城輔佐曹丕。曹丕照舊外出打獵,改換服裝、車輛,興趣全在追逐獵物上。
崔琰上疏規(guī)勸說:“曾聽說周文王不敢以打獵為樂,《尚書》記載此事以為后人借鑒;魯隱公外出觀魚,《春秋》因其非禮而譏刺之。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兩部經(jīng)典所闡明的大義。夏桀無道,成為商朝的一面鏡子,《詩經(jīng)》說‘殷鑒不遠’;王者的疾日不該舉樂,《禮記》記載此事作為忌戒。這又是比較切近的得失成敗的事例,不可以不深思明察啊。袁氏家族富強,而其公子放縱,游玩作樂,極為奢侈,正義之舉天下不聞,明哲君子,頃刻間便欲離去,勇武壯士,不肯為其盡爪牙之用。這就決定了袁氏雖然擁有百萬民眾,地跨整個河北,卻沒有立足之地?,F(xiàn)今國家衰敗,恩惠的施予尚不普遍,男女百姓企望、想念德政。況且您父親親自參與戎馬征討,上上下下,操勞辛苦,世子您應(yīng)當(dāng)遵循正道,謹慎地使行為端正,思慮治國的最高戰(zhàn)略,對內(nèi)有所鑒戒,對外發(fā)揚高遠的節(jié)操,深加思索你太子的責(zé)任,寶貴你的身份。而您卻失了身份地穿著管理山澤園囿者的卑賤的服裝,急急地四處奔馳,身臨險地,志向只限于獵獲野雞兔子這類小小的娛樂,忘了國家社稷才是最重要的,這實在使有識者痛心啊。希望世子您燒毀獵具,舍棄行旅戎服,以滿足眾人的愿望,不讓老臣獲罪于天?!辈茇Т饛?fù)說:“從前奉悉您諄諄的教誨,要我燒獵具、棄戎服。如今獵具都已焚毀,戎服也已脫去了。以后再有類似的錯誤,還望您再次給我教誨?!?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做了丞相,崔琰又做了東西曹掾?qū)僬魇?。起初授予他東曹職務(wù)時文告說:“您具有伯夷的風(fēng)范,史魚的耿直,貪夫因敬仰您的大名而變得清廉,壯士因崇尚您的名聲而更加勉勵自己,這是可以作為時代表率的。所以授予東曹之職,你去履行職責(zé)吧?!?
建安十八年(213年),任命崔琰為尚書。這時尚未立太子,臨淄侯曹植有才華而且有愛心。曹操懷疑猶豫,發(fā)出信函命令在外地秘密訪探。只有崔琰信不封口答復(fù)說:“我知道《春秋》有長子當(dāng)立的大義,并且五官中郎將曹丕仁孝聰明,應(yīng)當(dāng)承繼大統(tǒng)。崔琰將用死來堅守這個原則。”曹植,本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十分贊賞崔琰的大公無私和高風(fēng)亮節(jié),喟然嘆息,調(diào)其職為中尉。[5]
崔琰體態(tài)雄偉,聲音洪亮,眉目疏朗,須長四尺,很有威重的儀態(tài),朝廷中人很是敬仰,而曹操對他也有幾分敬畏。崔琰曾經(jīng)推薦過巨鹿人楊訓(xùn),說他雖然才能不足,卻清廉貞潔,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禮征召了楊訓(xùn)。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作魏王,楊訓(xùn)上表稱贊曹操的功績,夸述曹操的盛德。當(dāng)時有人譏笑楊訓(xùn)虛偽地迎合權(quán)勢,認為崔琰薦人不當(dāng)。崔琰從楊訓(xùn)那里取來表文的草稿一看,寫信給楊訓(xùn)說:“讀表文,是事情做得好罷了!時間啊時間,隨著時間的變化,情況也一定會發(fā)生變化的!”崔琰的本意是諷刺那些批評者好譴責(zé)呵斥而不尋求合于情理。有人卻報告說崔琰這封信是傲世不滿怨恨咒罵,曹操發(fā)怒說:“諺語說‘不過生了個女兒耳’?!皇莻€好詞?!畷凶兊臅r候’,意思很不恭順?!睆拇肆P崔琰為徒隸,派人去看他,崔琰言談表情一點也沒有屈服的意思。曹操的令文說:“崔琰雖然受刑,卻與賓客來往,門庭若市,接待賓客時胡須卷曲,雙目直視,好像有所怨忿?!庇谑琴n令崔琰死。[7]
亦有一說,崔琰的文集被人得到,攜帶的時候用布包裹。當(dāng)時與崔琰有過節(jié)的人看到這個場景,就到曹操面前誣告崔琰,說他的文章中暗自諷喻朝政,故不得公之于人。曹操聞言大怒,將崔琰關(guān)入大獄而后處死。[8]
本來,曹操性格忌刻,凡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人,如魯國人孔融、南陽人許攸、婁圭,都因仗著自己是曹操的老朋友,有所不恭被誅殺。其中崔琰最為冤屈,此后文人墨客為之伸冤。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