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遼東斬草除根后的“隱患”!,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有些殺戮過重了,世人紛紛議論說他是為了發(fā)泄不滿,畢竟他這些年沒少受到曹魏天子、宗室的打壓,之前也立了不少的大功,其中還有不少是為大魏力挽狂瀾的,可是官職、爵位也沒晉升多少,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魏“忠臣”,也還要飽受天子的猜忌,畢竟曹操的“三馬同槽”而食之言還縈繞在大魏太極殿的上空,不曾飄散,讓兩代的大魏天子不敢忘懷,如此大才,又不似諸葛臥龍那般忠臣侍主,只忠于自己,怎能不令人主忌憚!
可是實際上是怎么想的,只有司馬懿他自己的內(nèi)心清楚,也許是為了斬草除根、永絕后患吧,若是放了他們,說不定日后司馬家也會迎來公孫淵一脈的報復(fù),
到那時司馬氏面臨的便是滅頂之災(zāi),在此時絕不能有任何的婦人之仁,可是就是他如此做了,便導(dǎo)致在之后的歲月中,北方門戶大開,
在中原王朝衰落、亦或是北方胡人之地遭遇天災(zāi),胡人無法逐水草而居,過游牧生活之時,便只能南下劫掠物產(chǎn)豐富的中原之地了,畢竟這能讓他們吃得飽飯,哪怕讓中原大地千里赤地也在所不惜,只要他們這些胡人能比在草原上活的更好一些!
而這樣的危機已經(jīng)在草原上悄悄的隨時間醞釀,畢竟在遼東已經(jīng)沒有了像公孫淵這樣的地方強悍軍閥勢力盤踞,而能守衛(wèi)遼東的將士也多半給公孫淵陪葬了,
畢竟在這之前的遼東,還是公孫淵說話比遠在洛陽的天子管用,而天下又呈三分之勢,天高皇帝遠,將來天下歸屬于那一方都還沒有個定數(shù)呢,
在這之前他公孫淵便是遼東地界上的土皇帝,在遼東要想出人頭地還是要跟著公孫淵混才行,因此在遼東但凡能打仗治軍治民的多半是和公孫淵撇不開關(guān)系的,
在中原大勢不斷變換的這些年,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氏政權(quán)卻能夠歷經(jīng)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三世四主,統(tǒng)治這里長達50年(189年-238年)之久,
可見公孫氏在遼東的根基之深,要想斬草除根,必然是要花費些力氣,多殺些與公孫氏有關(guān)聯(lián)的遼東官員、將領(lǐng)的。
司馬懿釋放了當年被公孫淵篡奪官位的公孫恭,又為被公孫淵迫害的綸直、賈范等人修了墳?zāi)?,表彰他們的后代?
下令說:“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僅殺其中頑固兇惡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孫淵所連累的人,全部寬恕。中原人愿意返回故鄉(xiāng)的,各隨己愿?!?
當時司馬懿軍中有的士兵衣單寒冷,請求發(fā)給短襖,司馬懿不給,表示“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
于是上奏朝廷,把一千多名六十歲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送返回鄉(xiāng)。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nèi),勝利班師。
曹睿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后共二縣。曹魏數(shù)十年來遼東問題終于徹底解決,可是以后中原無窮的后患也逐漸埋下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