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百一十九章 天意弄人!,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都上空的天已經(jīng)大亮,而洛陽的天也已經(jīng)亮得差不多了,太陽公公露出了公平、燦爛的笑臉,
而太傅府的司馬懿還沉浸在對往日榮光的回憶、緬懷當中…………
太和三年(229年),蜀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據(jù)武都(今甘肅隴南武都區(qū))、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
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合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
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并進,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朐忍,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后遇大雨班師。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率軍第四次北伐魏國,包圍祁山賈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
曹叡派司馬懿西駐長安防御蜀軍,這次他逃亡蜀漢,來成都已六、七個月了,也沒有機會再見到當年諸葛亮制作的木牛流馬,再好好研究一番,
不過他來蜀漢只做了個被人高高掛起的閑職、三公之一的太傅,沒機會接觸兵權(quán),這些當代蜀漢軍中“黑科技”必定是藏在蜀漢軍中戒備森嚴處,
只有蜀漢少數(shù)幾位的軍中要員能看到,不是他這個剛來蜀漢,忠心又有待時間“考驗”的太傅,所能夠一觀的,但是現(xiàn)在不行,也不代表日后也不行!
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張合勸司馬懿分兵駐扎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后鎮(zhèn),司馬懿不同意。
挺進喻麋,對戰(zhàn)諸葛亮。此次戰(zhàn)役的結(jié)果,不同的史書有不同記載。
《晉書·宣帝紀》中,司馬懿大勝蜀軍,但在《漢晉春秋》中,諸葛亮力挫魏軍,可見后世的史書都是按照勝利者的意志所書寫的,
不同朝代勝利者的不同意志,便會出現(xiàn)不同的事件經(jīng)過、結(jié)果的版本,
而這樣書寫的結(jié)果呢便是會讓后世之人對這個前代大人物印象,是好是壞,是忠是奸,是智謀百出、還是愚蠢無比,都由勝利者的意志所改寫。
若是司馬懿當初在高平陵一役中勝了,那后世的史書將按照他司馬家的意志來書寫,而司馬氏的豐功偉績也將被一一頌揚,
可惜他司馬氏失敗了,這大魏史書的正面便要以曹爽的意志所書寫,而他司馬懿、司馬氏則是要被留在史書的反面了,
但是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想在他身后便遺臭萬年,背上一個大魏反賊的罵名,
便要在蜀漢有名無權(quán)的三公太傅之位上,再找機會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做一遍,直至將像做的事情做成!畢竟史筆如刀,
像司馬懿這樣的書香世家之人還是很懼怕的,不能不擔心一下他的身后名,
在高平陵事變之前他不擔心,畢竟他一直以大魏忠臣自居,身正不怕影子斜,高平陵事變之時他也不擔心,畢竟只要他贏了,
這大魏的天下他司馬懿都能說了算,到時便不怎么害怕史筆如刀了,畢竟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至于大臣、百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