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月玄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毀太子漢趙弄陰損 捍東宮金忠托天冠(1),武英殿,鐘月玄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樂和楊士奇的談話,黃儼被趕到殿外聽得不甚清楚,但他還是向高煦透露了一些皇上追問南京諸事、估計已涉及漢府的細節(jié),高煦驚出了一身冷汗。既震驚那個看似愚笨的皇太子不露聲色的查訪,更震驚東宮輔臣楊士奇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離間骨肉的罪名把這些事捅給皇上??v然是百不吝,得了黃儼的信兒,朱高煦還是膽顫了。
八月末,他奉靈柩縱馬北上時,江邊那陰損的一笑,留給了南京一大堆常人意想不到的混亂。一路上,高頭大馬,風光無限,沿途府州縣官員一個個小心翼翼,恭敬拜祭,既是崇敬已故的徐皇后,也生怕招惹了這位護靈的、無所不敢的太歲爺。高煦趾高氣揚,神氣活現(xiàn),那高傲的目光偶爾掃過路兩旁跪送的官員,無論品級高低,他連正臉都不給,更甭說勞慰的話,比永樂見了官民下輅步行的氣派大多了。
別人祭奠,哭聲一片,他就像是曾經(jīng)滄海的水流,早在目空一切中無動于衷了。他太了解母后徐儀華了,這個女人,除了生他、養(yǎng)他,她的心里從來就沒有過他。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勞和戰(zhàn)績,她從未給他祝賀過,永樂二年沒當成太子,宮內(nèi)必是母后說了什么,后來還真得了黃儼的印證。母后臨終前,掛念的依然是太子和幾位公主,那一個個生離死別 的場景至今讓他記憶猶新。自己去見最后一面時,母后仍在冷冰冰地要他“莫有非分之想”。 怎么就是“非分之想”,他高煦想要奪回的,是屬于自己的東西,又有什么錯!
打發(fā)走送信人,高煦鎮(zhèn)定了一下,才著人把韋達、韋弘、韋興三人找來,想討個主意。 他安置了王斌、枚青、朱恒后,深感紀綱的不大中用,連皇上都敷衍,更別指望他真心為自己辦事了。老駙馬王寧病重,皇上也疏遠了,眼下也只有這內(nèi)兄弟三人能敞開說些話, 所以,從南京出來,就把三人帶在了身邊,各自身上的官差早撂在一旁了。
毛毛躁躁的韋弘說:“殿下不必過于憂慮,黃儼聽得也不細,不是說皇上還讓金忠秘密審查太子嗎?我猜度著,不是沒證據(jù),就是皇上不信楊士奇。”
老大韋達還算是個有心計的人,遇事也沉穩(wěn),他抿了一口茶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凡事謹慎為好,倘若皇上問起,要有個應付的對策?!?
“大哥過慮了,”老三韋興大大咧咧,“王爺一路北來,各府州縣哪一個官員不是畢恭畢敬,前驅(qū)后擁,足見王爺在他們心中的分量;皇后靈柩禮葬山陵,北京府、部、院官員悉數(shù)到場,我仔細看了他們的眼神,見了王爺如見皇上一般,不信有人敢說三道四。楊士奇真要說了事涉皇親的事,解胖子、耿通就是他的下場。再者,皇上給了王爺護送靈柩的差事,就是對王爺最大的信任,南京的儀式,北京的下葬,拿捏的都好,既向皇上和眾 人顯示了王爺?shù)母删?,也顯足了漢府的威風?!?
“聽了老三的話,我的心里雖敞亮了,”韋達不無擔憂,“但還是不踏實?!彼选安?踏實”幾個字說得很慢也很重。他一直對兩個弟弟的心思簡單心存憂慮。
還有什么不踏實呢,韋興疑惑地看他,韋達從嘴角擠出了兩個字“儀仗”。幾個人又不言語了。
原來,為制造事端,經(jīng)高煦默許,韋氏三兄弟在漢王的儀仗上做了改動,吾杖、立瓜、 臥瓜、儀刀數(shù)都超過了太子的規(guī)格,緊追皇上。更有膽大妄為的,是用了大違禮法的八面龍旗開道,只比皇帝少四面,比太子還多兩面,而他的儀仗里本就不該有龍旗。
事后,高煦也揪了一段心,生怕有人告密,自己無可辯解。但事情過去很久了,無論東宮輔臣、禮部官員、御史、給事中,竟沒有一份奏疏上達皇帝,他的心也就放下了。
“這倒是個事,不過,”高煦略一沉思,發(fā)狠道,“兩年都無事,境遷而時過,倘皇上問起,我一口咬定有人誣陷就是了,過去的,都不是事了。眼下最緊要的,不是讓你們字里行間來檢索我漢王,而是左手持盾,右手持棍,準備痛打落水狗。皇上逮東宮僚屬, 密查太子,沒看出是個機會嘛,找?guī)孜粊?,是要思慮下一步作何打算,這么精彩的大戲, 不能袖手旁觀!”
“王爺看得準,”沉默了一下,韋興說,“既已鬧開,干脆鬧大些。輔臣被抓了,沒了出主意的左膀右臂,估摸太子已是熱鍋上的螞蟻,方寸大亂,自顧不暇了。我意再找些 賴,再鬧大點,叫他徹底栽進去?!?
“在理,”韋弘道,“逮輔臣和秘密審查,只這兩項,就會讓胖太子如坐針氈,我就再給他添把火,讓他坐在火爐上。找?guī)讉€認錢不認人的烏鴉嘴御史,再羅織些罪名,上幾道奏本,管?;噬洗髣痈位稹!?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武英殿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鐘月玄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鐘月玄暉并收藏武英殿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