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2章 北燕國第一場科舉,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余老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都城也不例外。
從時間上來看,也就是說許知行留在上都城已經(jīng)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大壯進(jìn)入許知行宅子里讀書,也有八個月了。
如今滿城都在討論這場史無前例的科舉,大壯自然也聽說了。
雖然嘴上沒有說,但許知行知道,他肯定也是有想法的。
于是在報名開始后,許知行便讓大壯也去試試。
大壯雖然有興趣,但他覺得以自己的身份,而且才只學(xué)了八個月,哪里能比得上那些學(xué)宮里的學(xué)子和天下埋頭苦讀了幾年的讀書人?
但許知行這一次卻難得的強(qiáng)硬,硬逼著他一定要去試試。
大壯不知道自己的情況,作為一直培養(yǎng)他的許知行自然是一清二楚。
畢竟是擁有文道氣運星位的人,再加上讀書求學(xué)誠心勤懇,大壯對于至圣儒學(xué)的掌握,并不弱于那些苦讀了幾年的讀書人。
之所以要讓他一定要去參加科舉,目的很簡單。
從小遭受的經(jīng)歷,早就將大壯的自信心打磨了干干凈凈。
他需要一場證明,他激發(fā)屬于內(nèi)心的自信和自尊。
脫去一直以來以賤民自居的想法,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
不然,以他這樣的心性,就算是有文道星位輔助,就算再如何勤懇,也終究難以有大的成就。
有了許知行的吩咐,大壯不敢再違背。
于是便老老實實的去報了名。
但之后的幾天里,他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忐忑和惶恐中度過。
他并不是害怕考試,而是擔(dān)心自己若是考的太差,讓許知行蒙羞。
畢竟如今很多大人物,甚至連陛下都知道,他大壯是跟著許知行讀書的人。
他的成績,代表的可不只是他自己。
不過在當(dāng)時報名的時候,大壯卻碰到一個難題。
他的身份等級上,無名無姓,而大壯這個名字顯然不適合。
登記的官員要他先去衙門修改自己的戶籍信息,取一個正常的名字,才能給他報名登記。
為此大壯十分苦惱,不知道該取個什么名字。
主要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他的父親當(dāng)時就沒有名字,他想取名,都不知道該怎么取。
就在他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許知行翻開了那本百家姓,對大壯道:
“既然不知祖上姓氏,那就從你這一脈開始,取一個姓氏?!?
隨后又讓大壯從百家姓里選一個,讓他隨口說出一個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對應(yīng)哪一個姓就取哪一個姓。
大壯覺得也有道理,便隨便想了個數(shù)字,七十三。
許知行不用去數(shù),立即便說出了第七十三是哪一個姓。
孟,許知行為其取一個單字為浩。
所以大壯便有了個還不錯的名字,孟浩。
帶這個名字去了官府衙門,找到了他的舊戶籍,改了過來。
一般像這種更改戶籍是要有很多的手續(xù),還需要有名望的人作為認(rèn)證才行。
但大壯卻辦的非常順暢,沒有遇到半點阻礙。
如今的大壯早就不像之前那般懵懂。
他知道,之所以如此,必定有一些看不見的關(guān)系和人情在里面。
從這天起,大壯便不只是大壯了,他叫孟浩。
是許知行的弟子。
北燕皇帝的師弟。
大壯還不知道,這北燕國注定被載入史冊的第一場科舉,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開創(chuàng)性。
還因為有他的參加,讓這場科舉平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余老九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余老九并收藏我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最新章節(jié)。